时间: 2025-04-27 01:51: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1:51:09
薛宝钗·雪竹
大雪北风催,家家贫白屋。
玉树犹难伸,压倒千竿竹。
高节志凌云,不敢当滕六。
君子本虚心,甘自低头伏。
无复绿猗猗,何如在淇澳?
寒林尽白封,奚第琅玕独。
寒梅也不禁,何只君瑟缩?
读书小窗前,不见青矗矗。
搦管坐空斋,不听声谡谡。
缅怀文典可,佳画添几幅。
更思僵卧人,岂只食无肉。
这首诗描绘了大雪和北风的寒冷场景,家家户户都在寒冷中生活,白屋显得格外贫寒。即使是高大的玉树,也无法在这样的天气下生长,反而压倒了成千上万的竹子。诗人感叹高洁的志向像云一样高,却不敢像滕六那样高傲;君子本应虚心,甘愿低头屈服。眼前的景象已无青翠的竹林,何不回想淇澳的美好?寒冷的树林都被白雪覆盖,难道只有那独自的琅玕没被封住?寒梅也无法忍受,何止是君子缩头避寒?在小窗前读书,却看不见青翠的竹子;提笔在空荡的书斋,不听见丝竹的声音。缅怀古代的文典,或许可以增添几幅佳画。更令人思念的是那些躺卧的人,岂止是没有肉食可吃?
作者介绍:环山樵,清代诗人,作品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大雪纷飞的寒冬,反映了诗人在困境中对理想与志向的追求,以及对人生的深思。
这首《雪竹》通过描绘大雪与北风的场景,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态度的深刻思考。开篇以大雪和北风的交织,营造出一种寒冷而压抑的氛围,家家户户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显得格外艰难。诗中提到“玉树犹难伸,压倒千竿竹”,不仅展现了自然的威力,也隐喻了理想与志向在现实面前的脆弱。
接下来,诗人以“高节志凌云”表明理想追求,却又谦虚地承认不能像滕六那样自负,体现了君子的虚心与低调。随着诗句的发展,诗人通过寒林、寒梅的意象,进一步揭示了环境的凌冽与生存的艰辛,表达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渴望。
最后,诗人转向个人的反思,强调了文化与精神的追求。在寒冷的环境中,读书、写作成为了他内心的慰藉。整首诗在严寒的外界中找到了内心的温暖,展现了对人性、理想的深刻理解。通过对自然和生命的观察,诗人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感悟与反思,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比喻、对仗、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与感染力。例如“寒林尽白封”与“寒梅也不禁”形成鲜明对比,突出环境的压迫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严寒的自然环境,反映了诗人对理想、志向与生活境况的深刻思考,强调了人内心对文化与精神追求的渴望。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滕六”指的是什么?
“寒梅也不禁”中“禁”的意思是?
诗人在小窗前读书时,看不见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