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秋寄从兄贾岛》

时间: 2025-05-07 06:41:48

诗句

螟虫喧暮色,默思坐西林。

听雨寒更彻,开门落叶深。

昔因京邑病,并起洞庭心。

亦是吾兄事,迟回共至今。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41:48

原文展示:

秋寄从兄贾岛
无可 〔唐代〕
螟虫喧暮色,默思坐西林。
听雨寒更彻,开门落叶深。
昔因京邑病,并起洞庭心。
亦是吾兄事,迟回共至今。

白话文翻译:

秋天的傍晚,螟虫在喧闹,
我默默思索,独坐在西边的树林中。
听着雨声,深夜的寒气更透彻,
打开门,看到落叶满地。
往昔因病在京城,心中也曾向往洞庭湖的景色。
如今也是因为兄长的事情,
我迟迟未能归来,直到今天。

注释:

  • 螟虫:一种小虫,常在秋天发出声音,象征秋夜的寂静与孤独。
  • 默思:静静地思考。
  • 寒更:指寒冷的夜晚。
  • 洞庭心:指对洞庭湖的向往。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无可,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反映出唐代诗人的孤独和对自然的敏感。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秋季,表达了诗人对兄长的思念以及在外的孤独感。诗人因病在京城,心中怀念故乡的景色与兄弟情谊。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秋天的景象为背景,勾勒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开篇“螟虫喧暮色”,描绘出秋夜的幽静与寂寥,暗示诗人内心的孤独。接着“默思坐西林”,展现了诗人独自在树林中思考的情景,反映出他对生活的感悟与沉思。诗中的“听雨寒更彻”,则通过听雨的细腻感受,表达出秋夜的寒意,增强了孤独的氛围。

“开门落叶深”一句,既是对自然景象的描写,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回忆起往昔因病在京的日子,心中对洞庭湖的向往则流露出对故乡的眷恋与对兄长的思念。最后一句“亦是吾兄事,迟回共至今”将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诗人对兄长的牵挂和迟迟未能归家的无奈。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情感的渲染,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感悟与对亲人的思念,情感真挚,耐人寻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螟虫喧暮色:描绘秋夜中虫鸣的声音,营造出一种寂静的氛围。
  2. 默思坐西林:表现诗人独自思考的情境,强调内心的孤独。
  3. 听雨寒更彻:通过听雨的细节,突出寒冷的感受和夜的深邃。
  4. 开门落叶深:描绘秋天的景象,同时象征着时间的流逝。
  5. 昔因京邑病:回忆往昔,揭示出诗人因病而被迫留在京城的经历。
  6. 并起洞庭心:表达对美丽故乡的向往。
  7. 亦是吾兄事:表明此时此刻的思念与兄长有关。
  8. 迟回共至今:反映出归家的无奈与对兄长的思念。

修辞手法:

  • 拟人:螟虫的喧闹使得景象更具生动性。
  • 对仗:如“默思坐西林,听雨寒更彻”,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在秋夜的感伤与对兄长的思念,揭示了人生的孤独与对亲情的渴望,情感深沉而真挚。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成熟与凋零,反映诗人的心境。
  • 虫鸣:体现出自然界的生机与孤独。
  • :象征着思念与悲伤。
  • 落叶:代表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螟虫喧暮色”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热闹
    • B. 寂静
    • C. 欢乐
  2. “昔因京邑病”中提到的“京邑”指的是哪里?

    • A. 北京
    • B. 长安
    • C. 南京
  3. 诗人对兄长的思念在诗中如何体现?

    • A. 通过自然景象
    • B. 通过对话
    • C. 通过回忆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孟浩然的《春晓》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同样表达了对兄弟的思念,但更侧重于家庭的情感,而无可的《秋寄从兄贾岛》则通过自然景象来反映内心的孤独和思念。两者在情感基调上有相似之处,但表现手法各具特色。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相关查询

旅次二首 旅次二首 礼部尚书洪公挽歌词 礼部尚书洪公挽歌词 具上人以诗相别复知之 九效·自修 九效·医国 九效·天运 九效·鸣穷 九效·君臣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奉为圭璧 响集 血汗 包含皂的词语有哪些 衣字旁的字 风马不接 皿字底的字 包含忌的词语有哪些 急松松 映雪囊萤 采字头的字 象简 玄字旁的字 月地云阶 倒八字的字 激流勇退 世道浇漓 论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