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6:49: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6:49:18
秋气生朔陲,塞草犹离离。
大漠西风急,黄榆凉叶飞。
襜褴罢南牧,林胡畏汉威。
藁街将入贡,代马就新羁。
浮云护玉关,斜日在金微。
萧索边声静,太平烽影稀。
素臣称有道,守在於四夷。
秋天的气息在北方的边陲逐渐升起,边塞的草野依旧稀疏。
大漠中的西风凶猛,黄榆树的凉叶随风飘飞。
身着破衣的人们停止了南方的牧羊,林胡族人也畏惧汉朝的威势。
藁街的商队即将进贡,换来的代马也准备好了新的羁绊。
浮云护卫着玉关,斜阳洒落在金色的微光中。
边塞的萧索声音渐渐静寂,太平的烽火信号也变得稀少。
良善的臣子称赞有道的君王,守卫在四夷的边界上。
本诗提及的“林胡”与“汉威”,反映了汉朝时期与周边民族的关系,描绘了边塞的宁静与安定,表现了对国家治理的赞美。
田锡(约930年-993年),字茂先,号梦阮,宋代诗人,以边塞诗著称,作品多描写北方边境的风光和民族关系。
《塞上曲》创作于北宋时期,正值国家兴盛、边境安定之时,诗人以边塞为题,表达了对国家政权的赞美及对边民生活的关注。
《塞上曲》是一首典型的边塞诗,展现了北方边陲的秋季景象,诗中有浓厚的秋意,描写了大漠的萧瑟和边民的生活状态。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渲染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孤寂的氛围。尤其是“浮云护玉关,斜日在金微”两句,既有对边关景色的细腻描写,又暗含了对国家稳定的庆幸。
从诗中可以看出,田锡不仅关注边塞的自然风光,也关注民众的安危与生活。在“素臣称有道,守在於四夷”的结尾,诗人抒发了对良好统治的向往,表达了对君主明理治国的赞美,反映了当时朝政的安定与边疆的和平。
本诗主题在于赞美国家的稳定与繁荣,表达了对边疆百姓生活的关怀,以及对明君治国理政的仰慕之情。
诗中提到的“林胡”指的是哪个民族?
a) 汉族
b) 鲜卑族
c) 林胡族
d) 羌族
“浮云护玉关”中的“浮云”用来比喻什么?
a) 自然景色
b) 保护者
c) 变幻的局势
d) 生命的无常
以上是关于《塞上曲》的全面分析与解读,希望对您理解这首诗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