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11: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11:06
老去悲秋强自宽,
兴来今日尽君欢。
羞将短发还吹帽,
笑倩旁人为正冠。
蓝水远从千涧落,
玉山高并两峰寒。
明年此会知谁健?
醉把茱萸仔细看。
我年纪渐长,心中难免感到秋天的悲凉,但我还是努力让自己宽慰。今天的聚会,希望你们尽情欢笑。羞于把短发披散,还是笑着让旁人为我整理帽子。远处的蓝水从千涧奔流而下,玉山高耸,寒冷的双峰相映成趣。明年的这个聚会,谁又能健康地参加呢?我醉酒时细细看着茱萸(象征长寿)。
“茱萸”在古代常与重阳节相关,重阳节又称为“登高节”,是庆祝长寿的节日,常用茱萸做装饰。杜甫在此提到茱萸,寓意希望长寿,也反映了对生命的珍惜和对未来的思考。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与李白并称,为“李杜”。其诗歌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关注民生疾苦。
此诗作于重阳节,表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忧虑,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个人的无奈。
《九日蓝田崔氏庄》通过重阳节的聚会场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短暂的思考。首联“老去悲秋强自宽”,道出年岁渐长所带来的忧愁与无奈,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挣扎与自我安慰;而“兴来今日尽君欢”则展现了他对当下欢乐时光的珍惜。
诗中,杜甫通过“羞将短发还吹帽”一语,流露出他对衰老的自觉与无奈,表现出一种对个人形象的顾虑与对他人看法的在意。接下来描绘的自然景象,“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则通过对蓝水和玉山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清冷却又美丽的氛围,象征着人生的曲折与艰辛。
最后两句“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更是表达了对未来的忧虑和对生命的思考。诗人借此反问,未来的重阳节,谁能健康地出席?这种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和对生命的珍惜,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哲理性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运用了比喻、对仗等手法,使诗句更具韵律感和画面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生命的思考、对衰老的无奈,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诗中提到的“茱萸”象征什么?
诗人对短发的感受是?
诗的主题主要是?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