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哀王孙》

时间: 2025-05-06 02:18:39

诗句

长安城头头白乌,夜飞延秋门上呼。

又向人家啄大屋,屋底达官走避胡。

金鞭断折九马死,骨肉不得同驰驱。

腰下宝玦青珊瑚,可怜王孙泣路隅。

问之不肯道姓名,但道困苦乞为奴。

已经百日窜荆棘,身上无有完肌肤。

高帝子孙尽隆准,龙种自与常人殊。

豺狼在邑龙在野,王孙善保千金躯。

不敢长语临交衢,且为王孙立斯须。

昨夜东风吹血腥,东来橐驼满旧都。

朔方健儿好身手,昔何勇锐今何愚。

窃闻天子已传位,圣德北服南单于。

花门剺面请雪耻,慎勿出口他人狙。

哀哉王孙慎勿疏,五陵佳气无时无。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18:39

原文展示

《哀王孙》

长安城头头白乌,
夜飞延秋门上呼。
又向人家啄大屋,
屋底达官走避胡。
金鞭断折九马死,
骨肉不得同驰驱。
腰下宝玦青珊瑚,
可怜王孙泣路隅。
问之不肯道姓名,
但道困苦乞为奴。
已经百日窜荆棘,
身上无有完肌肤。
高帝子孙尽隆准,
龙种自与常人殊。
豺狼在邑龙在野,
王孙善保千金躯。
不敢长语临交衢,
且为王孙立斯须。
昨夜东风吹血腥,
东来橐驼满旧都。
朔方健儿好身手,
昔何勇锐今何愚。
窃闻天子已传位,
圣德北服南单于。
花门剺面请雪耻,
慎勿出口他人狙。
哀哉王孙慎勿疏,
五陵佳气无时无。

白话文翻译

长安城头,一只白色的乌鸦飞翔,
在夜晚呼啸着飞向秋天的门口。
它又飞到人家屋顶上,
那些达官贵人躲避外族的侵袭。
金鞭断了,九匹马都死去了,
骨肉亲情无法同车共驱。
腰间挂着宝玦和青珊瑚,
可怜的王孙在路边哭泣。
问他姓名,他却不肯说,
只说自己困苦,乞求作奴。
已经在荆棘中流亡百日,
身上没有一处完好的肌肤。
高祖的子孙都已显贵,
而龙种与平常人无异。
豺狼在城中,龙在野外,
王孙应当善待自己这千金之躯。
不敢在交道上多言,
且为王孙立于此片刻。
昨夜东风带来血腥气,
东来的骆驼满载着旧都的悲歌。
北方的勇士们身手不凡,
往昔的勇猛如今何以愚钝。
听说天子已经传位,
圣德已北服,南单于也已降服。
花门前请雪耻,
小心不要口出他人之狙。
哀哉王孙,千万不要疏忽,
五陵的佳气无时而有。

注释

  • 长安:唐代的都城,象征繁华与权力。
  • 白乌:白色的乌鸦,象征凶兆。
  • 达官:指权贵之人。
  • 金鞭:象征高贵与奢华,断折暗示灾难。
  • 王孙:王族之孙,象征权贵的后代。
  • 荆棘:比喻艰苦环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杜工部,唐代著名诗人,被誉为“诗圣”。他的诗作深刻反映了社会现实,尤其是战乱与民生困苦。

创作背景

《哀王孙》写于安史之乱时期,诗中通过描绘王孙的遭遇,反映了贵族之后的落魄与无奈,表达了对国家动荡与个人命运的感慨。

诗歌鉴赏

《哀王孙》通过王孙的悲惨遭遇反映了安史之乱后社会的变迁与人们的苦难。诗的开头以长安城头的白乌引入,象征着不祥与灾难。接着,通过对王孙流亡生涯的描述,展现了昔日王族的荣光与如今的落魄。诗中“金鞭断折九马死”、“骨肉不得同驰驱”等句,突显了亲情的无奈与战乱的残酷。王孙的泪水与乞求,令人倍感心痛,显示了人性中最脆弱的一面。

此外,诗中对比了豺狼与龙,暗示了社会的动荡与人们的无助。王孙虽然身世显赫,却在动荡中无所依靠,最终沦为乞求者。这种深刻的对比,营造出一种强烈的悲剧感。

杜甫在诗中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对仗,增强了诗的表现力。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既有对王孙命运的同情,也有对社会现状的深思,体现了杜甫关心民生的情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长安城头头白乌:长安城上飞着一只白色的乌鸦,暗示不祥之兆。
  2. 夜飞延秋门上呼:夜里飞向秋天的门口,似在呼喊。
  3. 又向人家啄大屋:飞向人家屋顶,象征着对富贵的啄食。
  4. 屋底达官走避胡:达官贵人在屋下躲避外敌。
  5. 金鞭断折九马死:象征高贵的金鞭断裂,王孙的马匹也死去,暗示失去的荣华。
  6. 骨肉不得同驰驱:亲情无法同心协力,表达了战乱带来的悲痛。
  7. 腰下宝玦青珊瑚:王孙身上依然佩戴着宝物,象征昔日的尊贵。
  8. 可怜王孙泣路隅:王孙在路边哭泣,令人心痛。
  9. 问之不肯道姓名:他不愿意说出自己的名字,体现了身份的羞耻。
  10. 但道困苦乞为奴:只说自己困苦,乞求做奴隶的无奈。
  11. 已经百日窜荆棘:已在荆棘中流亡一百天,暗示艰辛。
  12. 身上无有完肌肤:身上没有一处完好的肌肤,形象地描述了苦难。
  13. 高帝子孙尽隆准:高祖的子孙都已显贵,王孙的落魄形成鲜明对比。
  14. 龙种自与常人殊:王族的后代与普通人不同,暗示王权的失落。
  15. 豺狼在邑龙在野:暗示城市中的恶势力与野外的生存法则。
  16. 王孙善保千金躯:劝告王孙珍惜自己的生命。
  17. 不敢长语临交衢:在交道上不敢多说话,体现恐惧。
  18. 且为王孙立斯须:暂时为王孙站立,显示同情。
  19. 昨夜东风吹血腥:昨夜东风带来了血腥气,暗示战争的残酷。
  20. 东来橐驼满旧都:东来的骆驼满载着旧都的悲伤。
  21. 朔方健儿好身手:北方勇士身手不凡,曾经的勇猛。
  22. 昔何勇锐今何愚:昔日的勇猛如今变得愚钝,表现时光的无情。
  23. 窃闻天子已传位:听说天子已传位,暗示权力的更替。
  24. 圣德北服南单于:圣德已北方服从,南方单于也已降服。
  25. 花门剺面请雪耻:花门前请雪耻,表达复仇的愿望。
  26. 慎勿出口他人狙:警惕言辞,暗示小心敌人。
  27. 哀哉王孙慎勿疏:哀伤的王孙,千万不要疏忽。
  28. 五陵佳气无时无:五陵的美好气息无时不在,却无奈无法享受。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王孙的落魄比作白乌的凶兆。
  • 对仗:如“金鞭断折九马死,骨肉不得同驰驱”,显示工整之美。
  • 拟人:乌鸦飞翔似乎在呼喊,赋予自然以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王孙命运的深切同情,揭示了社会动荡对个人生活的影响,反映了历史的无情与人性的脆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乌:象征凶兆与不幸。
  • 金鞭:象征荣华与权势,断折寓意失去。
  • 荆棘:象征艰难与苦难的环境。
  • 王孙:代表高贵与落魄的对比,突显命运的无常。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哀王孙》是谁的作品?

    • A. 李白
    • B. 杜甫
    • C. 白居易
    • D. 王维
  2. 诗中提到的“白乌”象征什么?

    • A. 幸福
    • B. 不祥
    • C. 富贵
    • D. 平安
  3. 王孙在诗中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 A. 荣华富贵
    • B. 从贫穷到富有
    • C. 从尊贵到落魄
    • D. 变得勇敢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同样反映战乱对个人及社会的影响。
  • 《静夜思》(李白):表达对故乡的思念,情感深切。

诗词对比

  • 《春望》与《哀王孙》都表现了战乱时期的人间疾苦,但《春望》更侧重于对国家的思考,而《哀王孙》则集中在个人的悲惨命运上。

参考资料

  • 《杜甫全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译文

长安城头,伫立着一只白头乌鸦,夜暮了,还飞进延秋门上叫哇哇。 这怪物,又向大官邸宅啄个不停,吓得达官们,为避胡人逃离了家。 玄宗出奔,折断金鞭又累死九马,皇亲国戚,来不及和他一同驱驾。 有个少年,腰间佩带玉块和珊瑚,可怜呵,他在路旁哭得嗓子嘶哑。 千问万问,总不肯说出自己姓名,只说生活困苦,求人收他做奴伢! 已经有一百多天,逃窜荆棘丛下,身上无完肤,遍体是裂痕和伤疤。 凡是高帝子孙,大都是鼻梁高直,龙种与布衣相比,自然来得高雅。 豺狼在城称帝,龙种却流落荒野,王孙呵,你一定要珍重自己身架。 在十字路口,不敢与你长时交谈,只能站立片刻,交待你重要的话。 昨天夜里,东风吹来阵阵血腥味,长安东边,来了很多骆驼和车马。 北方军队,一贯是交战的好身手,往日勇猛,如今何以就流水落花。 私下听说,皇上已把皇位传太子,南单于派使拜服,圣德安定天下。 他们个个割面,请求雪耻上前线,你要守口如瓶,以防暗探的缉拿。 多可怜呵王孙,你万万不要疏忽,五陵之气葱郁,大唐中兴有望呀!

注释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寄李端叔二首 其一 近清明二首 其一 太皇太后挽词 秋晚 泛江偶成 寄衣曲 题所居西斋 次韵和王彦昭九日湖园会饮 再寄 次韵渊明饮酒诗 其十五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黍字旁的字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提手旁的字 数黑论黄 姻弟 包含媿的词语有哪些 袅袅婷婷 衣字旁的字 重处 采字旁的字 挟山超海 一人当百 赏誉 草字头的字 滔滔者天下皆是 包含粝的词语有哪些 天河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