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5:43: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5:43:08
诗名: 菩萨蛮(游水月寺)
作者: 汤思退 〔宋代〕
画船横绝湖波练。
更上雕鞍穷翠巘。
霜橘半垂黄。
征衣尽日香。
钟声云外听。
金界青松映。
何处是华山。
峰峦杳霭间。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水月寺游玩的景象。画船在湖面上横渡,波光荡漾。更进一步,骑上雕刻精美的马鞍,向着翠绿的山巅攀登。霜熟的橘子半垂着黄色的果实,身上的征衣散发着一整天的香气。远处传来的钟声仿佛来自云外,金色的光辉映照着青松。究竟华山在哪里呢?在层层叠叠的峰峦之间,似乎看不到它的身影。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华山是中国著名的五岳之一,象征着险峻和高远的理想。在诗中提到华山,表达了对美好境界的追求和向往。
作者介绍:
汤思退,字宗孟,号寒石,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词、诗,作品多描绘山水风光,情感细腻,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当时社会相对安定,文人雅士多游山玩水,借此表达心志与情感。游水月寺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是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菩萨蛮(游水月寺)》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水月寺周围的自然景色,体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诗的开头“画船横绝湖波练”,用“画船”这一形象,勾勒出一种优雅、静谧的氛围,仿佛船只在湖面游弋,令人陶醉。紧接着“更上雕鞍穷翠巘”,表达了作者攀登的心路历程,马鞍的雕刻美丽,象征着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霜橘半垂黄”一句,通过描写橘子的成熟,传达出一种丰收的喜悦,寓意着人生的甘甜与充实。而“征衣尽日香”则通过细腻的感官体验,传达出旅途的惬意与舒适。
后半部分的“钟声云外听”仿佛将时间拉长,作者在此处表现出一种超然的心境,钟声似乎在遥远的云外,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索。“金界青松映”描绘了自然的和谐美,青松在金色阳光下显得格外生动,象征着坚韧与长青。
最后一句“何处是华山”,则引发了对理想的思考,层层峰峦间的模糊,似乎暗示着追寻理想的艰难与不易。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景致中,融入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理想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自然景色,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展现了诗人超然的生活态度和对理想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华山”象征什么?
“霜橘半垂黄”中的“霜”指的是什么?
诗中“金界青松映”是用来表现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汤思退的《菩萨蛮(游水月寺)》与李白的《庐山谣》均描绘了自然景色,但汤思退更注重细腻的情感描写,而李白则表现出豪放的气势与壮阔的自然景观。两者在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上,展现出不同的风格与情感。
推荐书目:
以上资料可帮助深入理解该诗及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