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戊申年七夕五绝》

时间: 2025-05-01 23:00:33

诗句

乌鹊飞来接断云,祇贪清浅渡星津。

不知一夜支机石,却属乘槎上汉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3:00:33

原文展示:

戊申年七夕五绝 钱惟演 〔宋代〕

乌鹊飞来接断云,祇贪清浅渡星津。 不知一夜支机石,却属乘槎上汉人。

白话文翻译:

乌鹊飞来连接断开的云彩,只贪恋清澈浅水渡过星河。 不知一夜之间支撑织机的石头,却属于乘坐木筏上天的汉人。

注释:

字词注释:

  • 乌鹊:指传说中七夕时搭桥的乌鹊。
  • 断云:比喻银河。
  • 清浅:指银河水清澈浅显。
  • 星津:指银河。
  • 支机石:传说中织女织布时支撑织机的石头。
  • 乘槎上汉人:指传说中的牛郎乘坐木筏上天与织女相会。

典故解析:

  • 乌鹊搭桥:源自七夕传说,乌鹊在天河上搭桥,使牛郎织女得以相会。
  • 支机石:源自织女传说,织女织布时使用的石头。
  • 乘槎上汉人:源自牛郎织女传说,牛郎乘坐木筏上天与织女相会。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钱惟演,字希圣,宋代文学家,其诗文多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此诗创作于戊申年七夕,借七夕传说表达了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对天人相隔的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七夕节,诗人借七夕传说中的乌鹊搭桥、牛郎织女相会的故事,抒发对爱情的向往和对天人相隔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七夕传说中的乌鹊搭桥、牛郎织女相会的情节,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对天人相隔的感慨。诗中“乌鹊飞来接断云”描绘了乌鹊搭桥的情景,形象生动。“祇贪清浅渡星津”则表达了牛郎织女相会的渴望。后两句“不知一夜支机石,却属乘槎上汉人”则通过支机石和乘槎上汉人的典故,进一步强化了天人相隔的感慨和对爱情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七夕题材诗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乌鹊飞来接断云”:通过乌鹊搭桥的传说,描绘了乌鹊在天河上搭桥的情景,形象生动。
  • 第二句“祇贪清浅渡星津”:表达了牛郎织女相会的渴望,通过“清浅”一词,描绘了银河水的清澈浅显。
  • 第三句“不知一夜支机石”:通过支机石的典故,暗示了织女的辛勤劳动和牛郎的渴望。
  • 第四句“却属乘槎上汉人”:通过乘槎上汉人的典故,进一步强化了天人相隔的感慨和对爱情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乌鹊搭桥的传说,将银河比喻为断云,形象生动。
  • 拟人:通过“祇贪”一词,赋予牛郎织女相会的渴望以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七夕传说中的乌鹊搭桥、牛郎织女相会的情节,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对天人相隔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乌鹊:象征着搭桥的使者,连接天人之间的桥梁。
  • 断云:比喻银河,象征着天人相隔的障碍。
  • 清浅:描绘了银河水的清澈浅显,象征着纯洁的爱情。
  • 支机石:象征着织女的辛勤劳动和牛郎的渴望。
  • 乘槎上汉人:象征着牛郎织女相会的渴望和天人相隔的感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乌鹊飞来接断云”中的“断云”比喻什么? A. 银河 B. 乌鹊 C. 星津 D. 支机石

  2. 诗中“祇贪清浅渡星津”中的“清浅”描绘了什么? A. 银河水 B. 乌鹊 C. 星津 D. 支机石

  3. 诗中“不知一夜支机石”中的“支机石”象征什么? A. 织女的辛勤劳动 B. 牛郎的渴望 C. 天人相隔的障碍 D. 纯洁的爱情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牧《秋夕》:通过描绘秋夜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向往和对天人相隔的感慨。
  • 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通过七夕传说,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对天人相隔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杜牧《秋夕》与钱惟演《戊申年七夕五绝》:两首诗都通过七夕传说,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向往和对天人相隔的感慨,但杜牧的诗更注重描绘秋夜的景象,而钱惟演的诗更注重描绘乌鹊搭桥的情景。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钱惟演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文学史》: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宋代文学的背景和特点。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厄台寺三首 题吴熙老古铜榼 病肺齿痛对雪 答仲车 彩花 天运 乞钱穆公给事丈新赐龙团 上元都下二首 雪中狂言五首 夏日七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大观帖 女字旁的字 包含荜的词语有哪些 厖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毛骨竦然 隶字旁的字 仁人义士 朝衣东市 片字旁的字 凤开头的成语 黍字旁的字 搓洗 静观默察 恶生 宝盖头的字 罢马不畏鞭箠 蕃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秋阳 弄竹弹丝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