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23:09: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23:09:46
六盘山诗
作者: 梁联馨 〔清代〕
绕径寒云拂步生,
巑岏青嶂压孤城。
东连华岳三峰小,
北拥萧关大漠平。
山外烟霞闲隐见,
世间尘土自虚盈。
劳人至此深惆怅,
樵唱悠悠何处声。
在小路上,寒云轻轻拂过,仿佛在为我的脚步增添生机;
巑岏的青山高耸,压迫着这座孤独的城池。
向东连接着华山,三峰显得渺小;
向北拥抱萧关,平坦的大漠延展无际。
山外的烟霞轻松地隐约可见,
世间的尘土似乎都变得虚幻盈满。
来到这里,劳累的人感到深深的惆怅,
樵夫的歌声悠悠传来,不知来自何方。
梁联馨,清代诗人,生活在一个动荡的时代,诗风多表现出对自然的敏感和对人生的思考。其作品常常通过描绘自然景观来表达内心的情感。
《六盘山诗》创作于梁联馨游历六盘山时,山脉的壮丽景色和深邃意境使其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诗中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惆怅。
《六盘山诗》以其独特的意象和深刻的情感引人入胜。诗的开头通过"绕径寒云拂步生",勾勒出了一幅幽静的自然画面,寒云伴随着行走的脚步,似乎在为旅人带来一种清新的气息,同时也暗示了自然的冷漠与孤独。诗中的"巑岏青嶂压孤城"更是将山的雄伟与人类的渺小对比,传达出一种无力感。
诗人通过东连华岳、北拥萧关的描写,展现了辽阔的地理环境,华山的巍峨与萧关的荒凉形成鲜明对比,隐喻着人们在广袤天地间的孤独与无奈。
接下来的"山外烟霞闲隐见,世间尘土自虚盈",则表现出诗人对尘世纷扰的超然态度,山外的烟霞虽美,但却是虚幻的,反映了人们对物质生活的思考与反省。
最后两句"劳人至此深惆怅,樵唱悠悠何处声",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劝人珍惜眼前,然而劳作的人仍感到惆怅,樵夫的歌声在空旷的山谷中回荡,仿佛在诉说着生活的无奈与希望交织的复杂情感。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与人情的对照,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富有哲理与诗意。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与对人类孤独感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生命、自然与世俗的深刻感悟,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及对人生哲理的思索。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华岳”是指哪个山?
填空题:诗的最后一句提到的“樵唱悠悠何处声”,表现了诗人对___的思考。
判断题:本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