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居泉南和江给事二首》

时间: 2025-05-02 15:20:54

诗句

年来意绪奈愁何,逢着清樽不厌多。

闻道公余白莲社,可能疏懒许相过。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5:20:54

原文展示:

居泉南和江给事二首 曹勋 〔宋代〕 年来意绪奈愁何,逢着清樽不厌多。 闻道公余白莲社,可能疏懒许相过。

白话文翻译:

这些年来,我的心情如何能摆脱忧愁呢?每逢有清酒,我总是不厌其多。 听说您公务之余常去白莲社,不知是否允许我这个懒散之人偶尔拜访。

注释:

字词注释:

  • 意绪:心情,情绪。
  • 奈愁何:如何摆脱忧愁。
  • 清樽:清酒,指美酒。
  • 公余:公务之余。
  • 白莲社:指文人雅集之地,可能是一个诗社或文化交流的场所。
  • 可能:是否可能。
  • 疏懒:懒散,不拘小节。
  • 许相过:允许我拜访。

典故解析:

  • 白莲社:可能指一个文人聚集的地方,类似于诗社或文化沙龙,具体典故不详,但在此处象征着文化交流和雅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勋(1098-1174),字公显,号松隐,宋代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此诗可能是曹勋在泉州南居住时,与江给事交往时所作,表达了对清酒的喜爱和对文人雅集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反映了曹勋在泉州南居住时的心情,他通过诗表达了对清酒的喜爱和对文人雅集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懒散和对社交的渴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清酒的喜爱和对文人雅集的向往。首句“年来意绪奈愁何”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多年来难以摆脱的忧愁。第二句“逢着清樽不厌多”则通过对比,突出了诗人对清酒的喜爱,即使在忧愁之中,清酒也能带来一丝慰藉。后两句“闻道公余白莲社,可能疏懒许相过”则表达了诗人对文人雅集的向往,希望能够参与其中,与志同道合的人交流。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年来意绪奈愁何”: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多年来难以摆脱的忧愁。
  • 第二句“逢着清樽不厌多”:通过对比,突出了诗人对清酒的喜爱,即使在忧愁之中,清酒也能带来一丝慰藉。
  • 第三句“闻道公余白莲社”:表达了诗人对文人雅集的向往,希望能够参与其中。
  • 第四句“可能疏懒许相过”: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参与文人雅集的愿望,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懒散和对社交的渴望。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年来意绪奈愁何”与“逢着清樽不厌多”的对比,突出了诗人对清酒的喜爱。
  • 象征:“白莲社”象征着文人雅集,表达了诗人对文化交流的向往。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清酒的喜爱和对文人雅集的向往,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懒散和对社交的渴望。诗人通过简洁的语言,真挚地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清樽:象征着美酒,带来慰藉和快乐。
  • 白莲社:象征着文人雅集,表达了诗人对文化交流的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清樽”指的是什么? A. 清水 B. 美酒 C. 茶水
  2. “白莲社”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A. 文人雅集 B. 宗教场所 C. 政治集会
  3. 诗人的心情主要是什么? A. 快乐 B. 忧愁 C. 愤怒

答案: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 王安石《泊船瓜洲》: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感。

诗词对比:

  • 曹勋的《居泉南和江给事二首》与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都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过去的怀念。
  • 曹勋的诗更注重个人情感的表达,而苏轼的诗则更注重对社会现实的反映。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曹勋的多首诗作,可以帮助读者更全面地了解曹勋的诗歌风格。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作家的生平与作品。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秋夕远怀 酬复言长庆四年元日郡斋感怀见寄 代曲江老人百韵(年十六时作) 除夜 漫天岭赠僧 使东川。骆口驿二首 樱桃花 台中鞫狱忆开元观旧事呈损之兼赠周兄四十韵 酬李六醉后见寄口号(用本韵) 春词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精采秀发 子字旁的字 包含失的词语有哪些 箫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独此一家,别无分店 无字旁的字 先字旁的字 辛字旁的字 梢林 留开头的成语 面面相睹 忠心贯日 异口一言 截发留宾 少民 風字旁的字 炮豚 琼畟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