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18: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18:45
常闻汉皇后,织室数来观。
宫女岂不勤,帝衮得以完。
亦将成纁黄,非用竞龙鸾。
意在奉宗庙,後人其可安。
常常听说汉朝的皇后,会在织女的房间里多次前来观看。
宫女们难道不辛勤吗?皇帝的衣服才能够完美无瑕。
即将织成的丝绸是纁色和黄色的,并不是用来争夺龙凤的华丽。
她们的用心是为了奉献给宗庙,希望后人能够安宁。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梅尧臣,字子云,号松溪,宋代著名诗人,生于南宋,擅长诗歌与词曲,风格清新自然,常以民生为题材,关注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宋代,背景是当时社会对皇权的重视以及对传统礼仪的强调。诗人通过描写织室中的宫女辛勤工作,反映出对国家和民族未来安定的期望。
梅尧臣的《织室》以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汉朝皇后在织布过程中的情景,诗中通过对宫女辛勤工作的赞美,表明了对皇权的支持与对未来的期许。诗的前两句提到汉皇后频繁前来的观察,突出了织布工作的重要性。接着,通过“宫女岂不勤”的反问,强调了宫女们的努力与奉献,显示出她们在国家大义面前的责任感。
在色彩的描写上,“成纁黄”不仅展现了织物的美丽,也隐喻了皇权的尊贵。这种对比与联想让人感受到古代织布工艺的精湛与皇权的神圣。最后,“意在奉宗庙”一句,进一步深化了诗的主题,强调了这些努力不仅是为了眼前的华丽,更是为了后代的安宁与国家的繁荣。
整首诗在形式上简洁明了,情感上却深邃,体现了梅尧臣对历史、责任与未来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常闻汉皇后,织室数来观。
诗人开篇提到汉朝的皇后多次前来织室观看,体现了皇后对织布的重视,暗示着织布的重要性。
宫女岂不勤,帝衮得以完。
通过反问的方式,强调宫女们的辛勤工作是皇帝华服得以完美的原因,间接赞美她们的奉献精神。
亦将成纁黄,非用竞龙鸾。
表达即将完成的织物颜色,说明这些衣物并不是为了奢华,而是有更深的意义。
意在奉宗庙,後人其可安。
诗的结尾用“奉宗庙”表达了对传统的尊重,强调这种努力是为了后代的安宁与国家的未来。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围绕对皇权的责任与对未来的期望展开,强调辛勤工作的重要性,体现出对传统与祖宗的崇敬,传达出一种对国家、民族未来安定的期许。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汉皇后”指的是哪个朝代的皇后?
A. 唐朝
B. 汉朝
C. 宋朝
D. 明朝
“宫女岂不勤,帝衮得以完”中的“勤”指的是什么?
A. 勤劳
B. 勤奋学习
C. 勤俭节约
D. 勤于交际
诗的最后一句“後人其可安”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忧虑
B. 期望
C. 不满
D. 愤怒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