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05:45: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05:45:39
和永叔琅琊山六咏其二琅琊溪
作者:梅尧臣 〔宋代〕
枯藤垂溪水已消,
溪水溅溅石间乱。
潭静鸟呼人渡时,
鸟惊人语来还散。
这首诗描绘了琅琊溪的景象:枯藤悬垂,溪水已经干涸,水流在石缝间潺潺作响。潭水宁静,鸟儿在呼唤,正好有人要渡过时,鸟儿被人声惊动,纷纷飞散而去。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自然与心境的感悟。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圣俞,号醉吟,宋代诗人,以山水诗闻名。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以细腻的笔触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文情感。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梅尧臣游览琅琊山时,描绘了在山水之间的感受,反映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生活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描绘琅琊溪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悟。开头两句“枯藤垂溪水已消,溪水溅溅石间乱”描绘了秋冬季节的景象,枯藤与干涸的水流形成鲜明的对比,暗示着自然的无情与生命的脆弱。而后两句“潭静鸟呼人渡时,鸟惊人语来还散”则展现了人与自然的互动,宁静的潭水被鸟鸣和人声打破,鸟儿因此惊飞,象征着人与自然之间微妙的关系和变化。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宁静,令人感受到自然的美与生命的流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对自然的敬畏,呈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宁静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枯藤”象征什么?
A. 生命的繁荣
B. 生命的衰败
C. 自然的活力
D. 人的孤独
“潭静鸟呼人渡时”中“潭静”表现了什么?
A. 喧闹
B. 宁静
C. 活力
D. 悲伤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战争的反思
B. 对自然的热爱与生命的思考
C. 对人际关系的探讨
D. 对历史的回顾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梅尧臣与王维的山水诗都通过自然描绘表达情感,但梅尧臣更注重人与自然的互动,而王维则倾向于表达内心的宁静与超然。两者的风格各具特色,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魅力。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