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寄怀在伯三首》

时间: 2025-04-30 13:45:34

诗句

倏尔听鸣鴃,慨然悲众芳。

春事且衰歇,吾行可相羊。

问年逾不惑,嘐嘐斯谓狂。

益矣多闻友,从之道阻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3:45:34

原文展示:

寄怀在伯三首 赵蕃 〔宋代〕

倏尔听鸣鴃,慨然悲众芳。 春事且衰歇,吾行可相羊。 问年逾不惑,嘐嘐斯谓狂。 益矣多闻友,从之道阻长。

白话文翻译:

突然听到杜鹃的鸣叫,感慨万千,为众多芳华的凋零而悲。 春天的景象正在逐渐消退,我行走间可以随意漫游。 询问年龄已过四十,依然坚持自己的见解,这或许显得狂妄。 更加庆幸有博学的朋友,但追随他们的道路却漫长而艰难。

注释:

  • 倏尔:突然。
  • 鸣鴃:杜鹃鸟的鸣叫。
  • 悲众芳:为众多芳华的凋零而悲。
  • 春事:春天的景象。
  • 衰歇:逐渐消退。
  • 相羊:随意漫游。
  • 不惑:四十岁,源自《论语》“四十而不惑”。
  • 嘐嘐:坚持自己的见解。
  • 益矣:更加庆幸。
  • 多闻友:博学的朋友。
  • 道阻长:道路漫长而艰难。

诗词背景: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实的感慨。这首诗是赵蕃寄给友人“在伯”的三首诗之一,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杜鹃的鸣叫和春天的衰歇,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深切感慨。诗中“倏尔听鸣鴃,慨然悲众芳”一句,以杜鹃的鸣叫象征春天的结束,众芳的凋零则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感慨。后文提到自己已过不惑之年,但依然坚持自己的见解,这或许显得狂妄,但也显示了诗人的独立思考和坚定立场。最后,诗人庆幸有博学的朋友,但追随他们的道路却漫长而艰难,这既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也反映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首句“倏尔听鸣鴃,慨然悲众芳”:通过杜鹃的鸣叫和众芳的凋零,表达了诗人对春天逝去的感慨。
  • 次句“春事且衰歇,吾行可相羊”:春天的景象正在消退,诗人却可以随意漫游,显示了诗人的超然态度。
  • 第三句“问年逾不惑,嘐嘐斯谓狂”:诗人已过四十岁,但依然坚持自己的见解,这或许显得狂妄。
  • 末句“益矣多闻友,从之道阻长”:诗人庆幸有博学的朋友,但追随他们的道路却漫长而艰难。

修辞手法:

  • 比喻:杜鹃的鸣叫比喻春天的结束。
  • 拟人:众芳的凋零拟人化为悲。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如“倏尔听鸣鴃,慨然悲众芳”。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友情的珍视。诗人通过对春天的衰歇和杜鹃的鸣叫的描绘,表达了对时间无情流逝的感慨,同时通过对友情的珍视,反映了诗人对人生道路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杜鹃的鸣叫:象征春天的结束。
  • 众芳的凋零:象征美好事物的消逝。
  • 不惑之年:象征人生的成熟和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鸣鴃”指的是什么鸟? A. 杜鹃 B. 黄鹂 C. 喜鹊 D. 燕子
  2. 诗人提到自己已过多少岁? A. 三十 B. 四十 C. 五十 D. 六十
  3. 诗中“嘐嘐斯谓狂”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A. 谦虚 B. 狂妄 C. 迷茫 D. 淡然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表达了对春天逝去的感慨。
  • 王维《鸟鸣涧》:通过鸟鸣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与赵蕃《寄怀在伯三首》:两者都表达了对春天逝去的感慨,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融入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赵蕃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赵蕃诗集》:收录了赵蕃的全部诗作,是研究赵蕃诗歌的重要资料。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简樊谦斋 简樊谦斋 见日庵旧址 经乱泛舟甘溪作呈同侣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杀人不见血 釒字旁的字 马字旁的字 十步香车 指敌忘身 批捕 陈美 夕字旁的字 公里 衢肆 乌七八糟 臼字旁的字 亡国之音 包含郁的成语 包含阶的词语有哪些 病字头的字 铸此大错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