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14: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14:20
原文展示:
正砾何所知,说法犹咄咄。况此空洞中,孰能无启发。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正砾(指钟声)何所知,说法(指钟声的回响)犹咄咄(形容声音响亮)。何况在这空洞(指钟楼内部)中,谁能不被启发。
注释: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原籍郑州。宋代诗人,与弟赵蕡并称“二赵”。其诗风格清新,多写景抒情,此诗可能是在普宁寺钟楼下的斋室中创作,表达了对钟声和空间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赵蕃居于普宁寺钟楼下的斋室时所作,通过钟声和钟楼空间的描写,表达了对声音和空间的深刻感受。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钟声和钟楼空间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声音和空间的深刻感受。诗中“正砾何所知,说法犹咄咄”描绘了钟声的响亮和回响,而“况此空洞中,孰能无启发”则进一步强调了在这种空间中,任何人都会受到钟声的启发。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钟声和空间的描写,传达了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感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通过对钟声和钟楼空间的描写,表达了对声音和空间的深刻感受,以及在这种空间中,任何人都会受到钟声的启发。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