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42: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42:06
原文展示:
细雨寒城催棹,夕阳孤屿鸣钟。到寺莫题蕉叶,渡江为采芙蓉。
白话文翻译:
细雨中,寒城里的船只被催促着前行,夕阳下,孤岛上的钟声回荡。到了寺庙,不要在蕉叶上题诗,渡过江去,只为采摘那美丽的芙蓉花。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何景明,明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字子贞,号东篱,江西南昌人。他的诗文以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著称,尤其擅长写景抒情。此诗是何景明寄给友人曹毅之的四首诗之一,表达了对江南风光的思念之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何景明身处北方,思念江南风光之时。通过细腻的描绘江南的雨景、夕阳、孤岛和寺庙,表达了对江南的深切怀念和对友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的雨景和夕阳,通过“细雨寒城催棹”和“夕阳孤屿鸣钟”两句,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郁的氛围。诗中的“到寺莫题蕉叶”一句,暗示了诗人对过往文人墨客在蕉叶上题诗的习俗的淡漠,而“渡江为采芙蓉”则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纯粹追求。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江南风光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然美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江南风光的思念和对自然美的追求。通过细腻的描绘江南的雨景、夕阳、孤岛和寺庙,传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自然美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细雨寒城催棹”描绘了什么景象? A. 江南的雨景 B. 北方的雪景 C. 城市的繁忙 D. 乡村的宁静
诗中的“夕阳孤屿鸣钟”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忧郁 C. 宁静 D. 激动
诗中的“到寺莫题蕉叶”暗示了什么? A. 对传统习俗的尊重 B. 对自然美的纯粹追求 C. 对宗教的虔诚 D. 对友人的思念
诗中的“渡江为采芙蓉”表达了什么? A. 对友人的思念 B. 对自然美的向往 C. 对城市的厌倦 D. 对宗教的追求
答案:1. A 2. C 3. B 4.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