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30: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30:41
点绛唇·天上春来
作者: 刘秉忠
天上春来,满前芳草迷归路。
楚山湘浦。朝暮谁云雨。
凤吹初听,认是吹箫侣。
刘郎去。碧桃千树。
世外无寻处。
天上春天已经来到,满眼芳草弄得我迷失了归路。
楚山和湘水,朝夕之间谁在谈论风雨?
初次听到凤鸟的鸣叫,我认出是我的箫声伴侣。
刘郎已经离去,碧桃树下千树盛开。
世外再无寻觅之处。
作者介绍:刘秉忠,元代诗人,擅长词作,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及抒发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这首词创作于春天的时节,诗人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色,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逝去爱情的感慨。
《点绛唇·天上春来》是一首充满春意的词作,开篇即以“天上春来”点明了时节的主题,给人以轻快明朗的感觉。诗人在描绘春天的同时,巧妙地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体验。词中“满前芳草迷归路”,不仅描写了春草茵茵的景象,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迷茫和对过去的追忆。
“楚山湘浦”两句,既是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也暗含了对古代文化的传承与向往,楚山湘水在古诗词中常用来寄托情感,诗人通过这些意象抒发了对故土的眷恋。而“朝暮谁云雨”则表现了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似乎在问,时光在转瞬之间流去,谁在为此叹息?
“凤吹初听,认是吹箫侣”,这一句极具音乐感,展现出一种温柔的情愫。诗人通过声音的联想,将春天的美与个人的情感相结合,表达了对爱人的深切怀念。“刘郎去,碧桃千树”,刘郎的离去让人感到失落,碧桃树的繁盛又显得格外刺眼,暗示着爱情的短暂与美好。
最后的“世外无寻处”更是将整首词的情感推向高潮,表现出诗人对理想爱情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仿佛在诉说着一种无法归属的孤独感。这首词通过对春天景色的描绘,巧妙地表达了诗人对爱情、对生活的深刻思考,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逐句解析:
天上春来,满前芳草迷归路。
描绘春天的到来,芳草如茵让人迷失归路,展现出春天的迷人和诗人的迷惘。
楚山湘浦。朝暮谁云雨。
提到楚山和湘水,营造出一种美丽的自然景象,同时流露出对时光和情感的思考。
凤吹初听,认是吹箫侣。
通过凤鸟的鸣叫与箫声相结合,展示了对爱人的思念和温柔的情感。
刘郎去。碧桃千树。
刘郎的离去使得眼前的美景显得悲切,碧桃树的繁盛与失落形成对比。
世外无寻处。
最后一句表达了对理想爱情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呈现出一种孤独的情感。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词通过对春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怀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又蕴含了对逝去时光的无奈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哪两条河流?
“刘郎去”中的“刘郎”指的是谁?
诗中表现的情感基调是: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