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58: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58:30
秋色岂相负,小园仍有花。
绕栏吟落日,拾径得残葩。
菊细初藏蝶,桐疏不庇鸦。
游观须作意,霜雪仅留槎。
秋天的景色岂会辜负我,小小的园子里依旧开着花。
在围栏旁吟唱着落日,沿着小路捡到残存的花瓣。
菊花刚刚细细地藏住了蝴蝶,梧桐树稀疏,不再庇护乌鸦。
游玩观赏需要用心去体会,霜雪只留下一些木桩。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苏辙(1039年-1112年),字子容,号晦庵,宋代著名文学家、政治家,苏轼的弟弟。其诗词、散文以及书法均有较高成就,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秋天,诗人漫步于小园,感受秋天的气息,表达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慨。
这首诗充满了秋天的气息,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小园的美丽和秋色的深邃。开篇的“秋色岂相负,小园仍有花”直接引出主题,表达了即使在秋天,园中依旧有花开,传达了一种对生命力的赞美。接下来,诗人描绘了落日、残花的景象,展现了秋天独特的韵味。
“菊细初藏蝶,桐疏不庇鸦”进一步深化了秋天的意境。菊花作为秋天的代表,细小而坚韧,正如生活中的美好瞬间,尽管短暂却值得珍惜。而“桐疏不庇鸦”则暗示着秋天的萧条,梧桐树的稀疏使得乌鸦失去了栖息之地,反映出季节变迁带来的无情。
最后两句“游观须作意,霜雪仅留槎”则是对生命的哲思,提醒人们在游玩和观赏中要用心去体会生活的真谛。同时,霜雪的来临意味着寒冬的到来,生命的无常让人感到惋惜。
整首诗通过清新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的热爱以及对生命、自然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秋色岂相负,小园仍有花。
表达了在秋天的时节,尽管是落叶的季节,小园中依然开着花,象征着生命的顽强和美好。
绕栏吟落日,拾径得残葩。
描绘了诗人在围栏旁吟唱,随着落日的余晖,沿着小路捡到残余的花瓣,体现出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态度。
菊细初藏蝶,桐疏不庇鸦。
菊花的细小和蝴蝶的藏匿,象征着生命的脆弱与美好,而梧桐树的稀疏则让人感受到秋季的凋零。
游观须作意,霜雪仅留槎。
告诫人们在游玩时应当用心,重视对生活的感悟,同时也隐含了冬天即将来临的无情。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传达出一种珍惜当下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秋色岂相负”表达的情感是?
A. 对秋天的失望
B. 对生命的珍惜
C. 对冬天的期待
“菊细初藏蝶”中的“藏”字意指:
A. 隐藏
B. 收获
C. 散发
诗的最后一句“霜雪仅留槎”意味着:
A. 夏天的结束
B. 冬天的来临
C. 春天的到来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