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5:04: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5:04:32
余常用小端砚失之经年忽在常卖人手中以钱赎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这几年来我常常使用的小端砚,不知什么时候被遗失了,竟被卖给了别人。如今我花钱把它赎回来,心中感慨万千。
刘克庄(1187-1269),字廷纶,号石渠,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擅长诗文,风格清新,情感细腻。他的作品多描绘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常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这首诗创作于刘克庄失去自己珍爱的端砚多年后,重拾旧物时的感慨。通过对物品的缅怀,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与世事无常的思考。
《余常用小端砚失之经年忽在常卖人手中以钱赎》是一首充满怀旧情绪的诗作。诗中通过失去与重拾的过程,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细节的深刻感悟。小端砚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文具,更是承载了作者无数书写时光与情感的物品。诗的开头用“几年共学久相于”,引入了对砚的情感依赖,表现了作者与砚之间的深厚情感。
接下来的“中道如遗忽弃予”,则隐含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失落。之后的“韫匵而藏机不密”,表现了对物品失而复得的复杂心情,既有欢喜也有对当初失去的惋惜。最后两句则通过对比,强调了物品的珍贵与随意的关系,暗示生活中的珍贵之物往往容易被忽视,甚至遗失。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简单的叙述,传达出一种对时间与物质的感慨,反映了人们对生活中小事的重视和珍惜,也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怀旧。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时间流逝与物品失去的感叹,以及对珍贵物品的珍惜。它通过对小端砚的追忆,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与感慨,揭示了生活中的无常与脆弱。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几年共学久相于”中的“共学”指的是什么?
诗中提到的“小端砚”象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