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余常用小端砚失之经年忽在常卖人手中以钱赎》

时间: 2025-05-07 05:04:32

诗句

几年共学久相于,中道如遗忽弃予。

韫匵而藏机不密,窃钩虽小法当诛。

匹夫有罪因怀璧,象罔无心偶得珠。

戒饬家僮严护守,即今鼠子巧穿窬。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5:04:32

原文展示:

余常用小端砚失之经年忽在常卖人手中以钱赎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白话文翻译:

这几年来我常常使用的小端砚,不知什么时候被遗失了,竟被卖给了别人。如今我花钱把它赎回来,心中感慨万千。

注释:

  • 余常用:我常常使用。
  • 小端砚:一种小型的砚台,端砚是中国传统名砚之一。
  • 失之经年:失去已经很多年了。
  • 忽在常卖人手中:突然发现它在一个常常卖东西的人手中。
  • 以钱赎:用钱买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1269),字廷纶,号石渠,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擅长诗文,风格清新,情感细腻。他的作品多描绘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常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刘克庄失去自己珍爱的端砚多年后,重拾旧物时的感慨。通过对物品的缅怀,表达了对时间流逝与世事无常的思考。

诗歌鉴赏:

《余常用小端砚失之经年忽在常卖人手中以钱赎》是一首充满怀旧情绪的诗作。诗中通过失去与重拾的过程,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细节的深刻感悟。小端砚不仅是一个简单的文具,更是承载了作者无数书写时光与情感的物品。诗的开头用“几年共学久相于”,引入了对砚的情感依赖,表现了作者与砚之间的深厚情感。

接下来的“中道如遗忽弃予”,则隐含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失落。之后的“韫匵而藏机不密”,表现了对物品失而复得的复杂心情,既有欢喜也有对当初失去的惋惜。最后两句则通过对比,强调了物品的珍贵与随意的关系,暗示生活中的珍贵之物往往容易被忽视,甚至遗失。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简单的叙述,传达出一种对时间与物质的感慨,反映了人们对生活中小事的重视和珍惜,也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怀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几年共学久相于:表达了对砚的情感依赖,与之共同度过的时光。
  2. 中道如遗忽弃予:感叹失去的痛苦,仿佛被遗弃一般。
  3. 韫匵而藏机不密:暗示砚是珍贵物品,藏得不够严密。
  4. 窃钩虽小法当诛:即便是小小的盗窃也需受到惩罚,表达对失物的重视。
  5. 匹夫有罪因怀璧:即使是普通人,若拥有美好之物,也可能招来祸端。
  6. 象罔无心偶得珠:比喻意外获得美物的人往往没有心机。
  7. 戒饬家僮严护守:提醒家中仆人要小心看守。
  8. 即今鼠子巧穿窬:比喻小偷的手段高明,生活中有许多隐患。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失物比作心灵的遗失,增加了情感的深度。
  • 对仗:句式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时间流逝与物品失去的感叹,以及对珍贵物品的珍惜。它通过对小端砚的追忆,反映了作者对生活细节的关注与感慨,揭示了生活中的无常与脆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小端砚:象征着作者的学习与创作的工具,寄托了个人情感。
  2. 鼠子:象征着潜在的危险与威胁,暗示生活中的不安定因素。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刘克庄
    • C. 杜甫
  2. “几年共学久相于”中的“共学”指的是什么?

    • A. 一起学习
    • B. 一起生活
    • C. 一起玩耍
  3. 诗中提到的“小端砚”象征什么?

    • A. 财富
    • B. 学习与创作
    • C. 友情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 - 杜甫
  • 《静夜思》 - 李白

诗词对比:

  • 刘克庄的诗作多表现个人情感,杜甫的《登高》则更关注国家命运与个人遭遇,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孤山闻木犀 道中即事 赠吴相士二首 其一 和杨铁庵送子监镇之任韵五首 岁暮 题墨梅风烟雪月水石兰竹八轴 赠达斋术士二首 其一 洪长老惠藤杖 送松麓李应龙彝甫携阿颍鹏升参学 赠山月道士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避躲 乛字旁的字 杨业 摘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西字头的字 豆字旁的字 通文知理 木字旁的字 殁而无朽 斯须之报 业字旁的字 傀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鼓鬵 乌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祈战 拘木 千里餽粮,士有饥色 有三有俩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