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谒金门》

时间: 2025-08-03 04:25:34

诗句

风动竹。

清偏一窗梅溽。

闻道小乔乘凤玉。

仙裳飘雾縠。

来嫁吾门公瑾叔。

天上人间愿足。

浓缭水沈燃宝烛。

鬓长相对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3 04:25:34

原文展示:

风动竹。清偏一窗梅溽。闻道小乔乘凤玉。仙裳飘雾縠。来嫁吾门公瑾叔。天上人间愿足。浓缭水沈燃宝烛。鬓长相对绿。

白话文翻译:

风吹动竹子,清风透过窗户洒在梅花上。听说小乔乘着凤凰的玉驾,仙女般飘逸的衣裳如雾般轻盈,前来嫁给我的朋友公瑾叔。天上人间的美好愿望都能实现。浓密的烟雾缭绕着,水面闪烁着燃烧的蜡烛光辉。我们两人面对面,鬓发如绿丝般长。

注释:

  • 风动竹:描述风吹动竹子的情景,象征着轻柔和生动。
  • 梅溽:梅花的香气,溽意为湿润的气息。
  • 小乔:指历史人物小乔,著名的美人,常被与周公瑾(周瑜)相提并论。
  • 凤玉:凤凰的玉制车驾,象征尊贵和美好。
  • 仙裳飘雾縠:形容女子的仙女衣袍如雾一般轻盈。
  • 吾门公瑾叔:公瑾是周瑜的字,表示对他的亲切称呼。
  • 愿足:意为愿望实现。
  • 浓缭水沈燃宝烛:描绘夜晚烛光映照在水面上,气氛温馨。
  • 鬓长相对绿:形容两人面对面,鬓发如绿丝般修长,表现亲密无间。

典故解析:

  • 小乔:小乔是东汉末年著名的美人,因其美貌与才智而受到历史的赞誉,常与周瑜配对,成为传奇的夫妻。
  • 公瑾:即周瑜,三国时期的著名军事将领,因其英俊潇洒与才华横溢而受到后人追崇。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子厚,宋代诗人,其诗词多描写风景与人情,语言清新,意境优雅,常以古典文学为背景,传达个人情感与社会理想。

创作背景:

《谒金门》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与人心浮动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美丽的爱情与理想的生活,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诗歌鉴赏:

《谒金门》是一首充满浪漫色彩的诗作,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爱情与美好生活的向往。整首诗以轻盈的风和摇曳的竹子开篇,营造出一种宁静、清新的氛围。接着,通过对窗外梅花的描绘,象征着美丽与芬芳,进一步增强了诗的意境。

诗中提到的小乔和周公瑾,是历史上著名的情侣,诗人借此典故表达了对爱情的美好憧憬。小乔乘凤而来,仿佛是一位仙女降临,增添了神秘与梦幻色彩。诗中的“天上人间愿足”,传达出一种强烈的愿望,即希望在现实与理想之间找到平衡。

后半部分,诗人用“浓缭水沈燃宝烛”描绘出一幅温馨的夜晚景象,烛光摇曳,水波荡漾,仿佛在诉说着爱情的甜蜜与温暖。而“鬓长相对绿”则表现出恋人之间的亲密无间,传达出一种幸福的氛围。

总的来说,《谒金门》是一首情感真挚、意境优美的诗作,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与典雅的语言,传达出对爱情的向往与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风动竹:描绘自然景象,象征轻灵。
    • 清偏一窗梅溽:窗外梅花的清香,增添了情趣。
    • 闻道小乔乘凤玉:引入历史人物,象征理想中的爱情。
    • 仙裳飘雾縠:形容小乔飘逸的形象,表现她的优雅。
    • 来嫁吾门公瑾叔:直接表达对爱情的渴望。
    • 天上人间愿足:愿望得以实现的美好愿景。
    • 浓缭水沈燃宝烛:描绘夜晚温馨的场景。
    • 鬓长相对绿:表现恋人间的亲密。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凤玉”比喻美好的爱情。
    • 拟人:竹子和梅花似乎有了生命。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对自然与爱情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理想爱情的追求,整体情感基调温柔而甜美。

意象分析:

  • :象征高洁与坚韧。
  • :象征纯洁与坚贞。
  • 小乔:象征美丽与爱情。
  • 凤凰:象征尊贵与美好。
  • 宝烛:象征温馨与幸福。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谒金门》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朱子厚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小乔是哪个历史人物的配偶?

    • A. 曹操
    • B. 诸葛亮
    • C. 周瑜
    • D. 刘备
  3. 诗中描绘的场景主要是哪个时间段?

    • A. 白天
    • B. 傍晚
    • C. 夜晚
    • D. 清晨

答案:

  1. B
  2. C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长恨歌》 by 白居易:同样表达了对爱情的深切思考与追忆。
  • 《离骚》 by 屈原:以抒情的方式描绘个人的情感与理想。

诗词对比:

  • 《谒金门》 vs. 《长恨歌》
    • 两者皆描绘爱情,但《谒金门》更注重理想与美好生活的向往,而《长恨歌》则更侧重于爱情的悲剧与遗憾。

参考资料:

  • 朱子厚诗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入门与解析》

相关查询

送玉笥王道赴京有代祝岳渎之行 赠李次青司马用吴子序编修韵 其二 赠李次青司马用吴子序编修韵 其一 赠罗仲岳 游晓觉寺 题广福寺轩 题扇 其二 题扇 其一 鹡鸰图 闺情二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神奇荒怪 揆违 贝字旁的字 悬崖转石 大化有四 速患 粉妆玉琢 尣字旁的字 普告 匕字旁的字 妄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杨业 儿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假容 旡字旁的字 洗耳不闻 玉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