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新春二首》

时间: 2025-04-26 02:58:44

诗句

闻禽啄木心犹喜,跃马追花事已非。

今与东皇盟歃了,留春死不放春归。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58:44

原文展示

闻禽啄木心犹喜,跃马追花事已非。
今与东皇盟歃了,留春死不放春归。

白话文翻译

听到鸟儿啄木,心中仍然感到喜悦,
骑马追逐花朵的事情已经不再。
如今与东皇(春天的主宰)已经立下誓约,
春天就算死去也不让她回归。

注释

  • :听见。
  • :鸟类。
  • 啄木:啄木鸟,象征春天的到来。
  • 跃马:骑马奔跑。
  • 东皇:指东方的神灵,象征春天。
  • 盟歃:结盟、立誓。
  • 留春:留住春天。
  • 死不放春归:宁愿春天留在这里,也不让她离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1269),字季高,号景阳,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和书法家。他的诗歌以豪放、激昂著称,常常表达对国家、历史的深刻思考,以及对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

创作背景

《新春二首》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多变之际,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不舍。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春天的眷恋。首句“闻禽啄木心犹喜”,表达了诗人对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在这里,啄木鸟的鸣叫象征着春天的复苏,给人带来生机与希望。接着“跃马追花事已非”,则流露出一种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和惋惜,似乎在述说着春天的繁华已经不再。这种对比使得诗歌的情感更加深刻,描绘了春天的短暂与易逝。

后两句“今与东皇盟歃了,留春死不放春归”则表现出诗人希望留住春天的强烈愿望,甚至宁愿牺牲春天的生命也要让她停留。这种对春天的执念和不舍,反映了诗人深厚的感情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视。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春天的美丽,更传递了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和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闻禽啄木心犹喜:听到鸟儿在啄木,心中依然感到快乐,象征春天的气息。
  2. 跃马追花事已非:骑马追逐花朵的事情已经不再,暗含对逝去春光的思念。
  3. 今与东皇盟歃了:现在与春天的主宰东方的神灵立下誓约,表达对春天的向往。
  4. 留春死不放春归:宁愿春天死去也不让她回家,表明诗人对春天的深切眷恋。

修辞手法

  • 比喻:用“东皇”比喻春天的主宰,生动形象。
  • 拟人:将春天拟人化,赋予其生命,表现出诗人对春天的情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展现了时间流逝带来的惆怅与不舍,反映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渴望。

意象分析

  • :象征春的到来,生机勃勃。
  • :象征自由与奔放,追逐春天的自由精神。
  • :象征生命、希望与美好,诗人企图留住的对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闻禽啄木心犹喜”中的“禽”指什么?

    • A. 鱼
    • B. 鸟
    • C. 虫
  2. 诗中提到的“东皇”象征什么?

    • A. 夏天
    • B. 冬天
    • C. 春天
  3. “留春死不放春归”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对春天的无所谓
    • B. 对春天的眷恋与不舍
    • C. 对春天的厌恶

答案

  1. B. 鸟
  2. C. 春天
  3. B. 对春天的眷恋与不舍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同样表达了对时光的感慨与对生活的热爱。

诗词对比

  • 比较刘克庄与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表现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但刘克庄更侧重于春天的生命力和对逝去的哀伤,而李白则侧重于对人生的豪放与洒脱。通过对比,两者展现了不同的情感基调与生命观。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点绛唇 其九 妙香檐卜 点绛唇 点绛唇 春晚 点绛唇 其十四 艳香茉莉 点绛唇·雪里芳丛 点绛唇 雪后红梅 点绛唇 点绛唇三首 其一 对月吟 点绛唇 前题 和海野韵 点绛唇 赠友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中央红军 自字旁的字 羽字旁的字 林沚 契船求剑 节用裕民 黍字旁的字 盱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见义必为 旁祸 静侣 包含诺的词语有哪些 见字旁的字 买卖公平 人字头的字 卑谄足恭 横科暴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