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贺新郎 其一 题汪尔张画》

时间: 2025-05-07 08:15:20

诗句

远嶂云千叠。

望层峦、空烟半卷,似明还灭。

上有清泉飞一道,最可解人炎热。

石锁处、溪流如咽。

下有衫松迷小径,挂潺湲、树顶悬晴雪。

鸿濛后,气犹结。

谁人识得逃名决。

向深山、结茅种竹,人踪具绝。

恶木丛中行惯,不怕门前虎穴。

闲处听、杜鹃啼血。

若向画图呼欲出,想斯人、肌骨真清彻。

长往者,是豪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15:20

原文展示

远嶂云千叠,望层峦空烟半卷,似明还灭。
上有清泉飞一道,最可解人炎热。
石锁处溪流如咽,下有衫松迷小径,挂潺湲树顶悬晴雪。
鸿濛后,气犹结。谁人识得逃名决。
向深山结茅种竹,人踪具绝。
恶木丛中行惯,不怕门前虎穴。
闲处听杜鹃啼血。若向画图呼欲出,想斯人肌骨真清彻。
长往者,是豪杰。

白话文翻译

远处的山峦层叠,云雾缭绕,仿佛在空中卷着烟雾,时明时灭。
山上飞流而下的清泉,最能解人心中的炎热。
在石锁处,溪水流淌得细腻如同轻声低语;
而在下方的松树间,小路被迷雾笼罩,树顶上挂着潺潺流水的雪白。
经过一阵朦胧的气氛后,空气仍然凝重。
谁能懂得逃离名利的心境?
在深山中结茅种竹,人迹罕至。
在恶木丛中我已习惯行走,不怕门前的虎穴。
闲暇时听杜鹃啼血,若向画中呼唤想要出来,
那人肌骨必是非常清澈。
长久以来的追求者,都是豪杰。

注释

  • 远嶂:远处的山峦。
  • 千叠:形容山峦重叠。
  • 层峦空烟:层层山峦中缭绕着云烟。
  • 清泉:指山间的清流。
  • 解人炎热:消除人的炎热。
  • 石锁:指溪水流淌的地方。
  • 衫松:形容松树稀疏的样子。
  • 潺湲:流水声。
  • 鸿濛:朦胧的意思。
  • 逃名决:逃离名利的选择。
  • 结茅种竹:隐居山中,种植竹子。
  • 虎穴:危险之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尔堪(生卒年不详),字子美,号逸民,清代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个性洒脱,追求隐逸生活。

创作背景

《贺新郎 其一 题汪尔张画》是曹尔堪为描绘山水画而作,反映了他向往隐逸、追求自然的心境。在社会动荡的清代,文人常以山水作为寄托,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贺新郎 其一 题汪尔张画》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以远山、清泉、松树等自然景物为主,描绘出一幅恬淡而宁静的山水画卷。诗人通过浓厚的山水意象,传达了对名利的弃绝和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开篇以“远嶂云千叠”引入,展现出山的壮丽;接着描绘清泉与溪流,表现出自然的清新与凉爽。诗中“谁人识得逃名决”一句,深刻体现了诗人对名利的反思与超脱。

诗人在描写自然景色时,运用了大量优美的修辞,如“潺湲树顶悬晴雪”,将溪水与雪的意象结合,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感。同时,诗人对杜鹃的描写,既是对自然声音的感知,也是对内心情感的投射。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淡泊明志的情怀,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理想生活的执着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远嶂云千叠:远处的山峦层叠,云雾缭绕,形成深邃的景象。
  2. 望层峦空烟半卷,似明还灭:远望层峦,云烟时明时灭,增添了神秘感。
  3. 上有清泉飞一道,最可解人炎热:山上有清泉飞流而下,最能消解炎热。
  4. 石锁处溪流如咽:在石锁之处,溪水流淌细腻如同低语。
  5. 下有衫松迷小径:下方松树稀疏,遮挡住小路。
  6. 挂潺湲树顶悬晴雪:树顶上挂着流动的水声,宛如悬挂的雪。
  7. 鸿濛后,气犹结:经过朦胧的气氛后,空气仍然凝重。
  8. 谁人识得逃名决:谁能理解逃离名利的决心?
  9. 向深山结茅种竹:在深山中隐居,种植竹子。
  10. 人踪具绝:人迹罕至,显得宁静。
  11. 恶木丛中行惯:在恶木丛生的地方行走已习惯。
  12. 不怕门前虎穴:不怕前方的危险。
  13. 闲处听杜鹃啼血:闲暇时听杜鹃的啼鸣,似乎在诉说悲伤。
  14. 若向画图呼欲出:仿佛要从画中走出。
  15. 想斯人肌骨真清彻:想那人必然是肌骨清澈。
  16. 长往者,是豪杰:长久以来的追求者,都是豪杰。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溪流如咽”,将溪水比作低语,生动形象。
  • 拟人:“潺湲树顶悬晴雪”,将流水与雪结合,赋予自然以生命。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多有对仗,增强了韵律美。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名利的超脱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展示了他清高的人格理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高洁与隐逸。
  • 清泉:象征纯净与生命力。
  • 松树:象征孤高与坚韧。
  • 杜鹃:象征哀伤与情感的宣泄。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清泉”主要用来解什么?

    • A. 寒冷
    • B. 炎热
    • C. 疲倦
    • D. 哀伤
  2. “谁人识得逃名决”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名利的追求
    • B. 对名利的淡泊
    • C. 对世俗的依赖
    • D. 对生活的无奈

答案

  1. B. 炎热
  2. B. 对名利的淡泊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与幽人对酌》 - 李白
  •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 韩愈

诗词对比

李白《山中与幽人对酌》:同样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更多地体现了与友人对饮的欢愉氛围。而曹尔堪的作品则更为沉静与内敛,强调与自然的深度融合和个人内心的清明。

参考资料

  1. 《清代诗人研究》
  2. 《中国古代山水诗解析》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怀诸葛珏二首 春末兰溪道中作 书无相道人庵 苦热寄赤松道者 寄李道士 题某公宅 题惠琮律师院 秋末入匡山船行八首 其六 湖头别墅三首 陋巷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强打精神 陆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说证 彐字旁的字 笔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浑开头的成语 崛嵂 食字旁的字 胸中正,眸子瞭 比字旁的字 中结尾的成语 琴瑟和同 山高遮不住太阳 一举万里 麥字旁的字 边邦 包字头的字 一人元良 黄梅调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