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6:38: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38:06
原文展示: 五云高处望西清。玉阶升。棣华荣。筑屋溪头,楼观画难成。长夜笙歌还起问,谁放月,又西沈。家传鸿宝旧知名。看长生。奉严宸。且把风流,水北画耆英。咫尺西风诗酒社,石鼎句,要弥明。
白话文翻译: 在高高的云端俯瞰西方的清明,玉阶上升,棣树花开得正艳。溪头筑屋,楼观的画面难以完成。漫漫长夜笙歌声中,谁将明月放出,又向西沉去。家中传世的宝物早已声名显赫。看那长生不老的道士,供奉着严宸。且把风流人物,描绘在水北。咫尺之间,西风吹拂,诗酒相伴,石鼎的诗句,愈加清晰。
注释:
典故解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著名词人和抗金将领,代表了“豪放派”词人的风格。他的一生经历了战乱,作品多表现豪情壮志和对故国的怀念。
创作背景: 这首词写于辛弃疾晚年,背景是南宋时期国破家亡,诗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感慨,表现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词通过描绘高远的境界、繁华的景象以及欢快的音乐,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在“长夜笙歌”之句中,表现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然而随即又有“谁放月,又西沈”的感慨,暗示时光流逝和理想的难以实现。词中“家传鸿宝”的提及,彰显了身份的高贵和历史的积淀。整首词在描绘自然美与人文情感的交融中,表达了诗人对逝去岁月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渴望,体现出一种复杂的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对逝去岁月的感慨,展现了对国家、历史的思考和对个人命运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玉阶”象征什么? A. 贫困 B. 富贵 C. 努力 D. 自由
“谁放月,又西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愤怒 C. 感慨 D. 嫉妒
诗中提及的“家传鸿宝”指的是: A. 家族的财富 B. 家族的历史 C. 家族的名声 D. 家族的宝物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辛弃疾与苏轼的作品都表达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但辛弃疾的词更显豪放与壮志,而苏轼的词则多了一份柔情与感慨。两者在风格和情感基调上各有千秋,体现了宋代词风的多样性。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