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7:52: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7:52:51
江神子/江城子
辛弃疾 〔宋代〕
玉箫声远忆骖鸾。几悲欢。带罗宽。
且对花前,痛饮莫留残。
归去小窗明月在,云一缕,玉千竿。
吴霜应点鬓云斑。绮窗闲。
梦连环。说与东风,归意有无间。
芳草姑苏台下路,和泪看,小屏山。
远处传来玉箫的声音,让我想起了骖鸾(传说中的一种神鸟)。经历了多少悲欢离合,轻薄的罗衣随风飘扬。
不如对着花前,痛快地饮酒,别留残酒。
回去时小窗外的明月仍在,云朵缭绕,仿佛千根玉竿。
吴地的霜应该已点染了我的鬓发,窗前静闲,
梦中连环,告诉东风,我的归意是否有间隔。
在姑苏台下的芳草路上,含着泪水,遥望小屏山。
辛弃疾(1140-1207),字慎独,号稼轩,山东人,南宋著名词人、诗人,军事家。他的词风豪放、奔放,深受后人喜爱。辛弃疾的词常常抒发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个人情感的追求,具有很强的个性和时代特点。
此词创作背景可能与辛弃疾的个人经历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关。辛弃疾一生经历了南宋的动荡与不安,身在战乱的年代,他常常寄情于山水,抒发对故国和故人的思念。此词的创作或许正是出于对美好往昔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无奈。
《江神子/江城子》以清丽的意象和深厚的情感展现了辛弃疾对过往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感慨。词的开头,远处的玉箫声勾起了他对骖鸾的思念,这种思念不仅是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更是对逝去时光的无奈与悲伤。接着,词人提到在花前痛饮,不留下残酒,这展现了他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享受,但同时也隐含着对饮酒后产生的孤寂的反思。
“归去小窗明月在,云一缕,玉千竿”一句中,明月和云的意象传达了一种宁静与清幽的气氛,表现了词人内心的平和与思考。随后,吴霜点染鬓云斑,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个人的感伤。整首词通过对梦境的描绘,表达了对无法回归的感慨,以及对归去的渴望。
结尾的“芳草姑苏台下路,和泪看,小屏山”将思乡之情推向高潮,既有对故乡的眷恋,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悟。辛弃疾的词中常常充满了对个人情感和国家命运的思考,这首词正是他内心深处情感的真实流露。
整首诗歌通过对往事的追忆、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对故乡的思念,展现了辛弃疾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生命、时光和归属的深刻理解。
选择题:词中提到的“骖鸾”是什么?
填空题:词中“归去小窗__在”,填入合适的词语。
判断题:此词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满足。(对/错)
对比辛弃疾的《江神子》与李清照的《如梦令》,两者都表达了对过去的追忆和对理想的渴望。而辛弃疾的词更为豪迈,情感深沉,李清照则更显细腻、柔婉。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均展现了宋代词人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