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江南好 其六 石笏庵》

时间: 2025-05-02 21:23:28

诗句

筠庵小,瘦石挺云根。

寸碧玲珑迷竹影,一卷磊落蹴苔痕。

拄笏立如人。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1:23:28

原文展示

筠庵小,瘦石挺云根。
寸碧玲珑迷竹影,一卷磊落蹴苔痕。
拄笏立如人。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小巧的竹庵,庵旁有一块瘦长的石头直插云根。青翠的竹影与玲珑的景色交织在一起,脚下的苔藓上留下了明显的足迹。诗人像拄着官笏的高人一样,静静伫立于此。

注释

  • 筠庵:指竹子搭成的小庵,表示环境幽静。
  • 瘦石:形容石头的形状瘦长。
  • 云根:石头直插入云的根部,形象描绘出石头的高耸。
  • 寸碧:指的是一片青翠的景象。
  • 玲珑:形容景物精巧细腻。
  • 蹴苔痕:脚踩在苔藓上留下的痕迹。
  • 拄笏:指诗人手里拄着的官笏,象征着官位和权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许英,清代诗人,生于清康熙时期,以其清新俊逸的诗风著称。他的诗歌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常融入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表现了对山水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思考。

创作背景

《江南好 其六 石笏庵》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迁和人们对自然的重新审视之际,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受。开篇的“筠庵小”就给人一种精致、幽静的环境感,伴随着“瘦石挺云根”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的磅礴与细腻的结合。接下来的“寸碧玲珑迷竹影”,通过生动的意象,表现出竹影在地上的迷人景象,令人心神向往。最后的“拄笏立如人”,则给人一种人和自然相融的感觉,仿佛诗人自己也化入了这片自然之中,既是观察者,也是体验者。整首诗在简洁的字句中蕴含了丰富的意境,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官场世俗的淡泊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筠庵小,瘦石挺云根:描绘了一个小巧的竹庵,旁边有一块瘦长的石头,石头挺拔直立,仿佛要插入云端,展现了自然之美。
  • 寸碧玲珑迷竹影:青翠的景色细腻如珠,竹子的影子在地上摇曳,形成一幅动人的画面。
  • 一卷磊落蹴苔痕:这句描绘了脚步在苔藓上的痕迹,象征着人对自然的印记与影响。
  • 拄笏立如人:诗人仿佛像一个高人一样静静伫立,暗示着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修辞手法

本诗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例如,“拄笏立如人”将诗人自身与自然景观相结合,营造出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氛围。此外,诗中对比的手法也使得景物更加生动,形成鲜明的对照。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世俗生活的淡泊,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美好。诗人通过描绘静谧的自然环境,传达出一种内心的宁静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筠庵:象征自然的宁静与简单。
  • 瘦石:象征坚韧与孤独。
  • 竹影:象征灵动与生命的韧性。
  • 苔痕:象征人对自然的印记与互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筠庵小”中的“筠”指的是什么植物?

    • A. 竹子
    • B. 松树
    • C. 柳树
    • D. 桃树
  2. 诗中“拄笏立如人”中的“笏”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乐器
    • B. 古代官员的权杖
    • C. 一种书籍
    • D. 一种植物
  3. 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官场的热爱
    • B. 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的淡泊
    • C. 对城市生活的向往
    • D. 对战争的反思

答案

  1. A. 竹子
  2. B. 古代官员的权杖
  3. B. 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的淡泊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夜泊牛渚怀古》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1. 《夜泊牛渚怀古》:同样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历史的思考与感慨。
  2. 《山居秋暝》: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诗意相近。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许英研究》
  • 《古诗词鉴赏入门》
  • 《江南文化与诗词》

相关查询

醉花阴 醉花阴  夏日 醉花阴 醉花阴 孙楚酒楼 醉花阴 其七 咏翡翠 醉花阴 其六 甓园分赋 醉花阴 其五 书云招饮看花时庭前芍药罂粟荼蘼争艳即席漫赋 醉花阴 其三 答人 醉花阴 其二 初夏集程山尊寓斋 醉花阴 其一 与诗堂纳凉次宏载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维的词语有哪些 狂涛巨浪 殳字旁的字 仪表堂堂 湮坠无闻 谷字旁的字 鹿字旁的字 琼文 破疑 言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辽濊 聚合 三撇旁的字 明弃暗取 衣紫腰银 鬯字旁的字 攘除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