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江南好 其十一 兰泉》

时间: 2025-08-01 15:31:25

诗句

兰芬处,泉石亦膏盲。

九畹尽堪纫蕙带,中泠谁与试茶香。

花水两含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1 15:31:25

江南好 其十一 兰泉

作者: 许英 〔清代〕

原文展示:

兰芬处,泉石亦膏盲。
九畹尽堪纫蕙带,中泠谁与试茶香。
花水两含芳。

白话文翻译:

在兰花芬芳的地方,泉水与石头也显得格外滋润。
九畹的兰草都可以用来编织蕙带,谁能在这清凉的水边一同品尝茶香呢?
花与水两者都散发着芳香。

注释:

  • 兰芬:兰花的芳香。
  • 泉石:泉水与石头,意指自然环境的美好。
  • 九畹:指九片兰草的田畴,形容兰草的丰富。
  • 蕙带:用蕙草编织的带子,象征着美丽与高雅。
  • 中泠:中间的清凉。
  • 试茶香:品尝茶的香气,表现一种悠闲的生活状态。
  • 花水两含芳:花与水都散发着芬芳。

典故解析:

兰花在中国文化中是高雅、纯洁的象征,常常与文人气质相联系。古代文人常在清雅的环境中品茶吟诗,体现了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许英,清代诗人,以其清新雅致的诗风著称。其作品往往抒发对自然和人文的感悟,表现出深厚的文化底蕴。
  • 创作背景:此诗可能创作于许英游历江南的过程中,受到了自然景色的启发,表达了对江南风光的赞美及对清雅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丽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江南的自然美。开篇的“兰芬处”便让人感受到一种清幽的气息,透过“泉石”所传达出的生机,更加勾勒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九畹兰草的丰富,不仅体现了自然的馈赠,也暗示了诗人对生活美好的追求与向往。

中间一句“中泠谁与试茶香”,则让人联想到一种文人雅士的闲适生活,似乎在邀请读者一同体验这份宁静与美好。最后一句“花水两含芳”,让人感受到自然中的和谐美,花与水相辅相成,构成了一个既美丽又富有诗意的环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江南风光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传达出一种淡泊明志、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兰芬处:兰花盛开的地方,象征着优雅与高洁。
    2. 泉石亦膏盲:泉水与石头都充满了生机,表现出自然的滋养。
    3. 九畹尽堪纫蕙带:丰富的兰草可以编织成美丽的蕙带,象征着诗人的文人气质。
    4. 中泠谁与试茶香:在这清凉的环境中,谁能一同享受茶香,表现出对友谊与交流的渴望。
    5. 花水两含芳:花与水同时散发着香气,构成了一幅和谐美好的自然图景。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自然景物与人情进行比喻,增强了诗意。
    • 对仗:平仄相对,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通过“兰”、“泉”、“茶”等意象,构建出一种清新雅致的氛围。
  •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江南自然风光的赞美以及对闲适生活的向往。通过描绘兰花和泉水的景象,传达了诗人对高雅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的热爱。

意象分析:

  • :象征高洁、优雅。
  • :代表清凉、生机。
  • :象征文人雅士的闲适与交流。
  • 花水:共同散发芳香,象征和谐美好。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九畹”指的是: A. 九片兰草 B. 九个朋友 C. 九个泉水

    2. “中泠谁与试茶香”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孤独 B. 友谊 C. 忧伤

答案:

  1. A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诗词对比

    • 比对许英的《兰泉》与李白的《月下独酌》,两者都描绘了自然与人的关系,但许英的诗更侧重于自然的细腻描写,李白则更强调个人的孤独与情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故比部李郎中挽歌四首 其三 小园秋夕 直夜二首 司农乐少卿知洪州 泪·锦字梭停掩 宋殿丞赴广南东路转运 留别桐城主簿 奉和御製南郊七言六韵诗 次韵和昭收寄银台李舍人之什 中春喜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食字旁的字 如蹈汤火 走之旁的字 简要清通 見字旁的字 安妥 脱白挂绿 媛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毛字旁的字 碌碌庸流 水筩 恃强怙宠 顺开头的成语 疏疏朗朗 怒气冲冲 羊字旁的字 益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勿开头的成语 力济九区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