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12: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12:17
桐荫覆,翠屋护秋深。
绕舍扶疏堪立月,
拂窗罨霭好鸣琴。
未许点尘侵。
桐树的荫蔽覆盖着,翠绿色的屋子在秋天的深处守护着。
在屋子周围,树木稀疏地环绕,正好可以在明月下伫立。
轻轻拂动窗户,薄雾中适合弹奏琴音。
不允许一丝尘埃侵入。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桐”和“琴”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常常象征着高雅和文人风范。桐木是制作古琴的主要材料,诗中提及“鸣琴”,暗示诗人对音乐与自然的热爱。
许英,清代诗人,生平事迹多未详实记载,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著称。他的诗作常常描绘自然景色,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环境的向往。
《江南好 其十四 桐屋》创作于清代,正值文人雅士追求田园生活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一处宁静的环境,表达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的热爱。
《桐屋》是一首表现自然与人文和谐共生的诗作。诗中以“桐荫”、“翠屋”开篇,构建出一种静谧而清新的空间,给人以宁静的感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一个秋天的夜晚,明月高悬,树影摇曳,正是一个适合独自欣赏和沉思的时刻。
“绕舍扶疏堪立月”一句,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树木稀疏,明月如洗,给人一种清幽的感觉。接下来的“拂窗罨霭好鸣琴”,则将环境与诗人的内心体验结合,表现出一种对音乐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悟。最后一句“未许点尘侵”,表达了对宁静环境的珍视,诗人希望这份清幽能永远保持,不被外界的喧嚣所打扰。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生动的意象传达出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体现了诗人对生活清新、自然的向往和对艺术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描绘一个静谧的环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诗人渴望在这样的环境中独处,享受音乐和自然的美好,体现了对清新生活的追求。
诗中提到的“桐屋”代表什么样的环境?
诗人希望在这样的环境中做什么?
“未许点尘侵”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