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03: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03:52
作者: 李虚己 〔宋代〕
化城金地出人群,
瀑布峰前一径分。
宝塔香灯诸洞见,
石楼钟磬半天闻。
子明丹灶封秋藓,
李白书堂锁暮云。
欲去未能还结念,
展图时诵北山文。
化城寺坐落在金色的土地上,远离人群,
在瀑布和山峰前有一条小路分开。
可以看到宝塔和香灯,洞中隐约可见,
从石楼传来的钟声和磬声响彻半天。
子明的丹灶被秋天的苔藓覆盖,
李白的书堂被暮云锁住。
我想要离开却未能如愿,只能在心中挂念,
在展开地图时朗诵起北山的诗文。
作者介绍: 李虚己,字子明,号虚己,生活在宋代,擅长诗词与书法。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表现出淡泊名利的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隐居之时,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及心灵宁静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文化的追思。化城寺是一个静谧的地方,给予了他灵感与寄托。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展现了化城寺的宁静与美丽。开头两句以“金地”和“瀑布峰”描绘出寺庙的优越地理位置,仿佛让人感受到那种远离尘嚣的宁静。接着,诗人用“宝塔香灯”和“石楼钟磬”描绘了寺庙的宗教氛围,令读者感受到一种神圣和庄严。随后,提到“子明丹灶”和“李白书堂”,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追思,表达了诗人对文化传承的关注。最后两句流露出一种对自由的渴望和对故乡的思念,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矛盾。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本诗运用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表现力和韵律感。例如,"钟磬半天闻"通过声音的描绘,营造出一种空灵的氛围。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主题围绕着对自然的热爱、对历史文化的追思,以及对自由与宁静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纠葛。
诗词测试:
化城寺的地理环境如何?
诗中提到的“李白”是指?
诗的中心思想主要表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李虚己的《寄化城寺》和杜甫的《望岳》,两者都描绘了自然的壮丽与宁静,但李虚己更关注内心的情感与文化的传承,而杜甫则通过对自然的描绘反映了对国家和社会的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