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0:17: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0:17:42
点绛唇·断笋
春入荒园,树根苔滑青鞋窘。
画帘人近。莫触新篁粉。
幽梦惊回,似坠焦桐损。
寒灯尽。起看微哂。
风折窗前笋。
春天来到荒废的园子,树根上长满青苔,走在上面显得有些尴尬。
画帘的女子走近,不要碰触那新生的竹笋。
幽幽的梦中惊醒,仿佛是掉落的焦桐木损坏了。
寒灯已经熄灭,起来看见微微的笑意。
风吹折了窗前的竹笋。
“焦桐”在古代诗词中常用来象征凋零和失落。桐木为乐器材料,焦桐暗示着音乐的消逝,反映出一种伤感的情绪。诗中提及的“新篁”不仅代表着春天的新生,也暗示着希望与未来。
曾廉,清代诗人,生于1731年,卒于1795年。曾廉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清新的风格著称,尤擅长描绘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作品多关注人生哲理和自然景象,常以清新淡雅的语言展现出其深刻的内心世界。
《点绛唇·断笋》创作于春天,诗人可能正处于某个荒废的园子中,周围的景象引发了他对过往和人生的感慨。作品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出对新生事物的渴望和对过去的怀念。
《点绛唇·断笋》以春天的荒园为背景,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和内心的复杂情感。开篇的“春入荒园”立刻设定了一个孤寂的环境,给人以一种冷清、凄凉的感觉。接下来通过描写“树根苔滑青鞋窘”,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细腻,也暗示了诗人心中涌动的情感与现实的无奈。
“画帘人近”一句则引入了一个美丽的女子形象,她的接近似乎带来了一丝温暖,但随即又被“莫触新篁粉”所打断,暗示着对新生事物的珍视与保护。这一对比让人感受到一种微妙的矛盾情感:既渴望与人亲近,又害怕触碰脆弱的新生。
“幽梦惊回,似坠焦桐损”表达了诗人在梦中与现实间的冲突,焦桐的落下象征着一种失落和伤感。最后两句“寒灯尽。起看微哂。风折窗前笋”则是在孤独的夜晚中,诗人微笑面对生活的苦涩,展现出一丝乐观与坚韧。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极为丰富,既有自然景物的描绘,也有内心情感的流露,表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与对新生的期盼。
春入荒园,树根苔滑青鞋窘。
画帘人近。莫触新篁粉。
幽梦惊回,似坠焦桐损。
寒灯尽。起看微哂。
风折窗前笋。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景象,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新生事物的渴望。诗人虽处于荒园,但面对新生的希望与生活的挑战,依然保持乐观的态度,展现了生命的韧性与美丽。
《点绛唇·断笋》的作者是谁?
“幽梦惊回”表达的是哪种情感?
诗中提到的新篁象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