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39: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39:53
长夜偏冷添被儿。
枕头儿移了又移。
我自是笑别人底,却元来当局者迷。
如今只恨因缘浅,也不曾抵死恨伊。
合手下安排了,那筵席须有散时。
漫漫长夜,感觉格外寒冷,只能加厚被子。
枕头不断地移来移去,难以入眠。
我常常嘲笑别人,却不知自己也身陷其中。
如今只恨缘分太浅,连恨意也没法深厚。
既然已安排好的事情,总有散场的时候。
辛弃疾(1140年-1207年),字幼安,号稼轩,山东人。是南宋著名的词人和将领,因其词作豪放、奔放而著称。辛弃疾的词风受到了李清照的影响,往往表现出忧国忧民的情怀。
《恋绣衾》是一首表达爱情与失落的词作,反映了辛弃疾对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的思考。写作时,正值南宋与金国的对峙,辛弃疾身处乱世,心中充满对时局的忧虑与对个人情感的无奈。
《恋绣衾》以细腻而深刻的情感描绘了一个人在长夜中的孤独和对爱情的思考。开篇的“长夜偏冷添被儿”,直接营造出一种凄清、冷寂的氛围,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随着“枕头儿移了又移”,可见诗人难以入眠,思绪纷乱。接着,诗人自嘲“我自是笑别人底,却元来当局者迷”,体现出一种对自我处境的反思,揭示出在爱情中,往往身在其中的人比旁观者更容易迷失方向。
“如今只恨因缘浅”,诗人对短暂而浅薄的情感充满遗憾,既有对爱情的期待,也有对现实的无奈。最后一句“那筵席须有散时”,则暗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终究难以长久,聚会终会散去,爱情也难以持久。整首词在抒情中蕴含哲理,既有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也反映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表达了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揭示了人际关系中的无常与脆弱,反映出诗人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诗中“长夜偏冷”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孤独
B. 欢乐
C. 愤怒
“我自是笑别人底”中的“别人”指的是谁?
A. 旁观者
B. 自己
C. 爱人
“那筵席须有散时”说明了什么?
A. 关系的短暂性
B. 聚会的欢乐
C. 爱情的永恒
李清照在《如梦令》中描绘的情感同样充满了对爱情的思索,但她的笔触更为细腻,情感更为直接,而辛弃疾的《恋绣衾》则表现出一种更为沉重与哲理的思考。两者都反映了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奈,但风格上却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