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渔父》

时间: 2025-04-26 10:26:19

诗句

智士旁观当局迷,沧浪钓叟出陈诗。

江头风怒掀渔屋,底事全家醉不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0:26:19

原文展示

渔父
智士旁观当局迷,
沧浪钓叟出陈诗。
江头风怒掀渔屋,
底事全家醉不知。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聪明的人在旁边看着那些在权力中迷失的人,沧浪江边的钓鱼老人吟诵着他的诗。江边的风怒吼着,掀翻了渔夫的屋子,而他却全家醉得不知所措。

注释

  • 智士:指聪明的人,具有智慧的士人。
  • 当局:指那些身处权力中心的人,或是正在做决策的人。
  • 沧浪:指沧浪江,诗中用作地名,象征自然的安宁。
  • 钓叟:指钓鱼的老者,古时常用以象征隐逸生活。
  • 江头:江边。
  • 风怒:形容风势猛烈,带有愤怒的情绪。
  • 渔屋:渔夫的房屋。
  • 醉不知:指酒后无知,沉浸在醉意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极,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诗作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事的淡然态度,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之时,诗人以渔夫生活为背景,表达了对当局者迷失方向的批判,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智者与渔夫的状态,展现了对当局者迷失的批判。开篇“智士旁观当局迷”,直接点出诗人对当权者的冷眼旁观,揭示了社会的混乱与无知。而“沧浪钓叟出陈诗”则将目光转向隐士,表现了渔夫的自在与洒脱。渔夫在风雨中吟咏,似乎在与自然对话,反映出一种对世俗纷扰的超然态度。

接下来的“江头风怒掀渔屋”,用生动的意象描绘出自然的猛烈与渔夫的无知,暗示着人们在外界压力下的无奈与无知。“底事全家醉不知”则从侧面反映了渔夫一家对世事的漠然,更加强调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推崇。

整首诗展现了自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强调了人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与无助,同时又表现出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哲学思考与人生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智士旁观当局迷:智慧的人在一旁看着那些掌权者迷失方向。
  2. 沧浪钓叟出陈诗:沧浪江边的钓鱼老人吟诵着陈旧的诗句。
  3. 江头风怒掀渔屋:江边的风暴怒吼,掀翻了渔夫的屋子。
  4. 底事全家醉不知:渔夫一家却因醉酒而全然不知发生了什么。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智士与当局者的对比,暗示智慧与愚昧的差距。
  • 拟人:风被描绘成愤怒的状态,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诗句整齐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比,批判了当权者的迷失,赞美了隐士的安宁生活,表达了对简单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事的清醒与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智士:象征智慧与理智。
  • 钓叟:象征隐逸与宁静。
  • 风怒:象征外界的冲击与不安。
  • 渔屋:代表简单的生活状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智士”指的是谁? A. 当权者
    B. 聪明的人
    C. 渔夫
    答案:B

  2. “江头风怒掀渔屋”中的“怒”字表达了什么? A. 高兴
    B. 愤怒
    C. 平静
    答案:B

  3. 诗中渔夫的状态是? A. 清醒
    B. 醉酒
    C. 忧愁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渔翁》 - 张志和
  • 《江村即事》 - 杜甫

诗词对比

对比曾极的《渔父》和张志和的《渔翁》,两者都表现了渔夫的隐逸生活,但《渔父》更强调对社会的批判,而《渔翁》则更关注于渔夫的生活乐趣与自然和谐。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渔父》这首诗的美学与内涵,希望能引发对古诗词的更多兴趣与思考。

相关查询

丁亥正月新晴晚步二首 临贺别驾李子西同年寄五字诗以杜句君随丞相后为韵和以谢焉五首 其四 寄中洲茶与尤延之,延之有诗,再寄黄檗茶, 过白沙竹枝歌六首 过青阳县,望九华山,云中不真。来早大露, 垂虹亭观打鱼斫鱠四首 题眉山程侅所藏山谷写杜诗帖 过吕城闸六首 其二 秋日晚望 火合午睡起负暄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榆木脑袋 二十三画汉字大全_详细解析二十三画汉字及其书写技巧 月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认识月字旁的字 玉石俱焚 旡字旁的字 广字头的字 刑不上大夫 夕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夕字旁的字 又字旁的字 田字旁的汉字有哪些_田字旁的字 排优 包含郭的成语 隔世之感 云起雪飞 缮甲 俸秩 提手旁的字有哪些?小学一年级提手旁汉字大全_轻松掌握提手旁生字 清清楚楚 贴权 屮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