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8:17: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8:17:34
渔父四时歌 其三
作者: 周必大 〔宋代〕
世人只咏江如练,此景何曾眼中见。
露零月白人已眠,万顷风光侬自占。
尊鲈况复生计优,酒醒还醉馀何求。
有时閒看飞鸿字,斜倚篙竿不掉头。
晓来谁误招招渡,一笑夤缘苇间去。
世人只知道赞美江水如同绸缎一样的美丽,但这幅景象又有多少人真正见过呢?
夜露滴落,月光皎洁,人们都已入睡,而这一片万顷的风光,我独自享受。
酒席上吃着鲈鱼,生计也无忧,酒醒后再醉,究竟还有什么可求的呢?
有时悠闲地看那飞过的鸿雁,斜靠在篙竿上,心中不想转身离去。
清晨来临,谁误了渡船的召唤呢?我只是笑着在芦苇间随意而去。
作者介绍:
周必大,字仲明,号云谷,宋代诗人,擅长诗词,尤以渔父诗系列而闻名。他的作品常以自然景观为题材,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诗人隐居于乡间时,表达了他对自然生活的热爱与对世俗纷争的超然态度。在社会动荡和人心浮躁的背景下,周必大选择以诗歌表达个人的情感和理想,反映出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渔父四时歌 其三》展现了诗人周必大对自然的深刻感受和对世俗的淡然态度。诗的开头,诗人以“世人只咏江如练”引出话题,指出世人对美景的赞美却往往是肤浅的,真正的美景需要亲自去感受。而“露零月白人已眠,万顷风光侬自占”则描绘了一个静谧的夜晚,诗人身处于这片自然之中,享受着属于自己的宁静与美好。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通过酒宴上的鲈鱼和醉酒的状态,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满足与享受。特别是“酒醒还醉馀何求”,展现出一种随性洒脱的生活态度,似乎在说,人生的意义并不在于追求名利,而是享受当下的生活。
最后两句,诗人闲看飞鸿,斜倚篙竿,表现出一种悠闲自得的生活状态。而“晓来谁误招招渡”则通过轻松的语气,表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淡然与对自然的亲近。整体而言,此诗充满了对生活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展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生活哲学。
逐句解析:
“世人只咏江如练,此景何曾眼中见。”
表达了诗人对世俗赞美的质疑,真正的自然美景往往被忽视。
“露零月白人已眠,万顷风光侬自占。”
描绘了宁静夜晚,强调诗人独享自然美景的孤独与快乐。
“尊鲈况复生计优,酒醒还醉馀何求。”
表达了对生活的满足,强调享受当下的心态。
“有时閒看飞鸿字,斜倚篙竿不掉头。”
描绘了悠闲的生活状态,诗人随意而自在。
“晓来谁误招招渡,一笑夤缘苇间去。”
以轻松幽默的方式结束,表现出对生活的洒脱态度。
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了比喻(“江如练”)、拟人(“飞鸿字”)等手法,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纷争的超脱,体现了一种淡泊明志的生活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江如练”是什么意思?
A. 江水如绸缎般美丽
B. 江水温暖
C. 江水波涛汹涌
诗人通过哪种意象表达了对生活的洒脱态度?
A. 酒
B. 飞鸿
C. 鲈鱼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对社会的批评
B. 对自然的向往与生活的满意
C. 对历史的反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