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左山右昂}山禹庙石柱》

时间: 2025-04-25 21:00:45

诗句

洞庭之阴小山幽,百灵雄卫来高邱。

我当十月值乱离,攜家远逐湖之洲。

湖光接天晚浪静,树色照野晴云浮。

霜黄林头橘柚熟,日冷波底蛟龙愁。

北方兵马想已到,南国城郭谁能收。

我今买酒且消忧,醉舞拔剑挥斗牛。

会须投笔去封侯,斩取盗贼清南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1:00:45

原文展示:

洞庭之阴小山幽,百灵雄卫来高邱。
我当十月值乱离,攜家远逐湖之洲。
湖光接天晚浪静,树色照野晴云浮。
霜黄林头橘柚熟,日冷波底蛟龙愁。
北方兵马想已到,南国城郭谁能收。
我今买酒且消忧,醉舞拔剑挥斗牛。
会须投笔去封侯,斩取盗贼清南州。

白话文翻译:

在洞庭湖的阴影下,小山显得幽静,
百灵鸟在高高的山丘上雄声鸣叫。
我在十月的乱世中,带着家人远离故土,
奔向湖边的洲岛。
湖面与天空相接,傍晚时分波浪平静,
树影映照在野外,晴空中浮云飘荡。
霜降时节,林间的橘子和柚子成熟,
寒日之下,水波底下的蛟龙感到忧愁。
北方的军队想必已经到达,
南国的城池,谁能保卫?
我如今买酒来消愁,
醉后舞剑,与斗牛同欢。
终须投笔去封侯,
斩除盗贼,清理南州。

注释:

  • 洞庭:指洞庭湖,是中国著名湖泊。
  • 雄卫:指雄壮的鸟类,这里指百灵鸟。
  • 十月值乱离:十月正值社会动荡、家国离散。
  • 湖之洲:湖中的小岛。
  • 蛟龙愁:蛟龙是传说中的水生动物,这里借指水中生物因环境变迁而忧愁。
  • 封侯:古代对功勋卓著者的封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徐雪庐,生活在宋代,诗风清新,擅长描写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他的诗作常常流露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切关怀。

创作背景:这首诗产生于动荡的历史时期,诗人在湖边思索家国之事,表达了对乱世的忧虑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本诗以洞庭湖的自然景色为背景,描述了作者在乱世中的心境。开篇以“洞庭之阴小山幽”描绘出山水的幽静,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感。然而,诗人心中却是“十月值乱离”的忧伤,身处乱世,家国难保。他带着家人远离故土,寻求一处安宁的湖洲,表现出对家人的责任感和对安宁生活的渴望。

接着,诗中描绘了湖光与树影的和谐美景,展现出诗人内心的矛盾:一方面是对自然美的欣赏,另一方面则是对未来的无奈与忧愁。尤其是“霜黄林头橘柚熟”,在成熟的果实与寒冷的天气之间,诗人感受到了一种无常的悲凉。

随着诗意的发展,北方的兵马已然来临,南国的城郭则无人能守,表现出对国家危机的深切担忧。诗人最后以“买酒且消忧”来转折心情,表现出一种豪情,想要通过醉酒来忘却忧愁,并通过“投笔去封侯”的豪言,彰显出他渴望为国效力的决心。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深刻反映了诗人对乱世的无奈、对安宁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家国未来的思考,情感深沉而丰富。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首句描绘了洞庭湖的幽静和美丽,营造出一种安谧的氛围。
    2. “百灵雄卫”的描写则让人感受到生命的活力。
    3. 诗人因乱世而不得不带家人远离故土,显示出历史的无情。
    4. 湖面与天空的结合,传达出一种宁静的美感。
    5. 霜降时节的果实成熟,暗示着人生的无常。
    6. 对北方军队的担忧,突出了国家动荡的现状。
    7. 最后几句转为豪情,表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渴望与斗志。
  •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湖光接天”,形象地描绘了湖面与天空的交融。
    • 拟人:如“蛟龙愁”,赋予自然物以人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诗有一定的对仗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动荡时代的忧虑,同时流露出诗人渴望家国安宁和个人成功的强烈愿望。

意象分析:

  • 洞庭湖:象征着自然之美与人类的渺小。
  • 百灵鸟:象征着自由与生命的力量。
  • 霜黄林头:代表着秋冬交替,象征着生命的无常。
  • :象征着逃避与放纵,反映诗人面对困境的无奈选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洞庭之阴”指的是哪里?

    • A. 洞庭湖
    • B. 青海湖
    • C. 鄱阳湖
    • D. 太湖
  2. 诗人带家人远逐哪里?

    • A. 山林
    • B. 湖之洲
    • C. 城郭
    • D. 田野
  3. 诗歌中表达了对什么的忧虑?

    • A. 自然灾害
    • B. 家国动乱
    • C. 个人情感
    • D. 经济困境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比较徐雪庐的《题山禹庙石柱》和李白的《将进酒》,两者均体现出对人生的思考与豪情,但徐雪庐更加强调对家国的忧虑,而李白则更侧重于对个人自由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提供宋代诗人的作品及背景。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指南》:帮助理解古诗词的各种技巧与风格。
  • 《徐雪庐生平与作品研究》:对徐雪庐的生平和作品进行详细分析。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珠江感秋 诵经 冬夜独坐二首 其二 冬夜独坐二首 其一 中秋月下作 秋夜感怀 闻砧二首 其二 闻砧二首 其一 送晋载弟北上 送三妹回吴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烦悖 投之豺虎 疋字旁的字 半翻髻 邑字旁的字 束之高阁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一佛升天,二佛出世 包含腺的词语有哪些 豸字旁的字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空洞无物 朱的笔顺怎么写?朱的笔画顺序详解 卝字旁的字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描笔 嘉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目瞪口哆 乙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