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6:00: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6:00:14
独坐清寥形影孤,
夕香谁复共金炉。
浮生悟澈真如梦,
掌大冰花结盥盂。
我独自在这清冷的夜晚,形影相对,心中孤寂。傍晚的香气,不知还有谁能与我一同分享这金色的炉火。浮生如梦,我渐渐领悟到其中的真谛;手掌中结出的大冰花,犹如洁净的盥洗盆。
这首诗没有直接的历史典故,但使用了“浮生如梦”的表述,反映了道家和佛教的思想,强调对生命无常的感悟。
作者介绍:陆蕙芬,清代女诗人,生活在一个女性诗人较为稀缺的时代。她的诗常常蕴含深刻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思考,风格清新脱俗。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冬夜,诗人独坐,反思人生。冬季的夜晚常常让人感到孤独和寒冷,同时也是思考和沉淀的时刻。
这首诗在寂静的冬夜中展开,诗人独坐,清冷的环境映照出内心的孤独。开头两句通过“清寥”和“形影孤”展现了孤独的状态,进一步引出对生活的思考。夕阳西下,金炉的火焰不再陪伴,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和温情的缺失。接下来的两句,诗人悟到了“浮生如梦”的哲理,表明了对生命本质的深刻理解。最后一句“掌大冰花结盥盂”,不仅传达出一种清冷的美感,还隐喻了生命的脆弱与短暂,冰花在手中,象征着美好却易逝的事物。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邃的意象,表现了诗人的孤独与对生命的反思,情感真挚,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该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孤独和生命本质的思考,反映了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以及对温暖人际关系的渴望。
诗词测试:
诗人独坐的环境是怎样的?
诗中提到的“夕香”指的是什么?
“浮生如梦”反映了诗人怎样的感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