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珠江感秋》

时间: 2025-07-29 13:14:49

诗句

牂牁东汇水连空,惨淡黄云唳晚鸿。

泽国疏烟寒倚棹,城陴哀角暮随风。

千家砧杵秋先断,数点渔灯乱后红。

摇落江湖成底事,几堪萧瑟月明中。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13:14:49

珠江感秋

原文展示:

牂牁东汇水连空,惨淡黄云唳晚鸿。
泽国疏烟寒倚棹,城陴哀角暮随风。
千家砧杵秋先断,数点渔灯乱后红。
摇落江湖成底事,几堪萧瑟月明中。

白话文翻译:

珠江的水东流而去,水面映着苍凉的黄云和晚归的大雁。
湿润的泽国,薄薄的烟雾中,我倚着船桨,感受到一阵寒意;
城墙上,哀怨的号角声伴随着晚风传来。
千家万户的砧板和杵声在秋天里渐渐消失,几点渔灯在夜色中闪烁,仿佛是混乱的红色光点。
在这摇曳的江湖之中,又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呢!在这萧瑟的月明之下,令人难以忍受。

注释:

  • 牂牁:指珠江的一部分,位于广西境内。
  • 惨淡:形容颜色暗淡,气氛悲凉。
  • :鸟叫声,指大雁的叫声。
  • 泽国:湿地,水泽丰富的地方。
  • 寒倚棹:在寒冷的天气中倚着船桨。
  • 城陴:城墙,指城堡的墙壁。
  • 哀角:悲伤的号角声,常用于战争中。
  • 砧杵:砧板与杵,做饭时的工具,象征家庭生活。
  • 摇落:摇摆和凋零的意思,暗指秋天的萧瑟。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苏学程,明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时代,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
  • 创作背景:此诗反映了作者对秋天的感慨,可能是在经历了社会动荡后,诗人对乡村宁静与人间冷暖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珠江感秋》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秋天的凄凉与寂寥。诗的开头通过“牂牁东汇水连空”,描绘出江水与天空相连的辽阔景象,给人一种开阔而空旷的感觉。紧接着“惨淡黄云唳晚鸿”,则引入了秋天特有的凄凉气息,黄云的惨淡与晚鸿的哀鸣,仿佛在映射着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

中间部分“泽国疏烟寒倚棹,城陴哀角暮随风”,通过“寒倚棹”表现了秋天的寒冷,诗人倚着船桨感受着晚风的萧瑟,似乎在感叹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城墙上传来的哀角声,更是渲染了这幅画面的悲伤与凄凉。

最后两句“千家砧杵秋先断,数点渔灯乱后红”,展现了一种生活的断裂感与孤独。砧杵声的消失象征着家庭生活的变迁,而渔灯的闪烁则表明在这孤独的环境中仍有人在努力生存。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对秋天的深沉思考,以及对人世间冷暖的感慨。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牂牁东汇水连空:描绘珠江浩浩荡荡,水面与天空相接,展现自然的辽阔。
    • 惨淡黄云唳晚鸿:黄云的惨淡与晚归的大雁形成对比,营造出凄凉的氛围。
    • 泽国疏烟寒倚棹:在湿润的泽国,诗人倚着船桨,感受到一丝寒意,暗示孤独。
    • 城陴哀角暮随风:哀角声随风传来,增添了忧伤的情感。
    • 千家砧杵秋先断:生活的气息逐渐消散,象征着社会的变迁。
    • 数点渔灯乱后红:渔灯闪烁,象征生存的希望与无序的生活。
    • 摇落江湖成底事:对生活的无奈与感慨,似乎一切都变得微不足道。
    • 几堪萧瑟月明中:在月光下,诗人感受到一种难以忍受的孤独和萧瑟。
  •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黄云唳晚鸿”比喻秋天的悲凉。
    • 对仗:如“千家砧杵秋先断,数点渔灯乱后红”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通过“哀角”表现出声音的情感,使景物更具情感色彩。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秋天的感慨,对人世间冷暖的思考,以及对生活变迁的无奈,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

意象分析:

  • :象征生命的流动与变化。
  • 黄云:代表秋天的凄凉与孤独。
  • 晚鸿:暗示离别与孤独。
  • 砧杵:象征家庭与生活的宁静。
  • 渔灯:象征希望与努力。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河流是哪个?
      • A) 长江
      • B) 珠江
      • C) 黄河
    2. “惨淡黄云”中的“惨淡”指的是什么?
      • A) 明亮
      • B) 暗淡
      • C) 热烈
    3. 诗中提到的“哀角”是什么声?
      • A) 快乐的号角
      • B) 悲伤的号角
      • C) 舞曲的号角

答案

  1. B) 珠江
  2. B) 暗淡
  3. B) 悲伤的号角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诗词对比

    • 李白的《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孤独与思乡之情,但更多的是对故乡的怀念,而《珠江感秋》则更侧重于对秋天的感慨与生命的无常。两首诗虽然主题不同,但都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传》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

希望以上内容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珠江感秋》这首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寄愚卿兄弟兼属伯威 成父居于普宁寺钟楼之下辟以为斋旧名坎止近 发隆兴后寄宋茂叔赵然道昆仲并属达后篇于待 白水寺 留题郑山人 呈审知 次韵斯远雨过彦章并属彦章二首 蕃丙午冬分宜见公度簿公尊兄已而邂逅于宜春 寄周允升 闵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眼开头的成语 孤独矜寡 果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只知其一,未知其二 髟字旁的字 极饮 邑字旁的字 面字旁的字 无顿 文通武达 韘琫 末度 蜃楼 干字旁的字 义开头的成语 旁门左道 臼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