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南歌子》

时间: 2025-05-04 00:10:32

诗句

B576熟双投美,香飘一缕丝。

霜前雁到蟹螯持。

自试小窗醉墨、作新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10:32

原文展示:

南歌子
熟双投美,香飘一缕丝。
霜前雁到蟹螯持。
自试小窗醉墨作新诗。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秋冬景象:熟透的双双投美(指一种水果或食物),香气如丝般飘散。霜降之前,雁儿归来,捉着蟹螯。作者在小窗前,醉心于墨香,尝试写出新的诗篇。

注释:

字词注释:

  • 熟双:指成熟的双双(可能是指某种美食或者水果)。
  • 投美:可能是形容投放在美丽的环境中,或指一种美味的食物。
  • 香飘:香气四散。
  • 霜前:霜降之前。
  • 雁到:大雁归来。
  • 蟹螯:指螃蟹的钳子。
  • 小窗:小窗户,可能是指作者写作的环境。
  • 醉墨:沉醉于墨香,形容创作的心境。
  • 新诗:新作的诗。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涉及显著的历史典故,但提到的“雁”与“蟹”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常常象征着季节的变化与丰收的季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辰翁是宋代的一位词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他的作品以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意境著称,常常描写自然景物和日常生活。

创作背景:

这首《南歌子》可能反映了作者在秋冬交替之际,面对自然景色的感悟与思考,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创作的追求。

诗歌鉴赏:

这首《南歌子》以其清新淡雅的风格吸引了众多读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深刻感受。诗的开头“熟双投美,香飘一缕丝”描绘了一幅秋冬美景,香味如丝般飘散,令人心旷神怡。接着通过“霜前雁到蟹螯持”的描写,展现了季节的变化,雁儿归来,象征着秋冬的临近,蟹螯则暗示着丰收的喜悦。整首词在描写自然的同时,融入了作者的情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最后一句“自试小窗醉墨作新诗”,则表达了作者在创作中的陶醉,显示出他对文学创作的热爱与投入。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熟双投美:强调食物的成熟与美味,引发读者的食欲与想象。
  2. 香飘一缕丝:形象地描绘香气如丝般缠绕,营造出一种温暖的氛围。
  3. 霜前雁到:时间的流逝,季节的变化,表达了自然的规律。
  4. 蟹螯持:象征丰收,增添了生动的视觉意象。
  5. 自试小窗醉墨作新诗:表达了创作的乐趣,突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满足。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香飘一缕丝”,将香气比作丝,形象生动。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形成美感。
  • 拟人:让自然界的事物如雁、蟹带有情感,使得意象更为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与作者的创作热情,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对季节变化的敏感,以及对艺术创作的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美好与和谐。
  • :象征生活的愉悦与享受。
  • :象征季节的变化与归属。
  • 蟹螯:丰收的象征。
  • 小窗:象征内心的宁静与创作的空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题主要是什么?

    • A. 秋天的自然景色
    • B. 生活的艰辛
    • C. 对爱情的追求
    • D. 对历史的回忆
  2. “香飘一缕丝”中的“丝”指的是什么?

    • A. 食物
    • B. 香气
    • C. 诗句
    • D. 生活
  3. 关于“蟹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代表了秋天的到来
    • B. 是一种食物的象征
    • C. 代表了丰收的喜悦
    • D. 以上皆是

答案:

  1. A
  2. B
  3.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可以将刘辰翁的《南歌子》与李清照的《如梦令》进行比较,两者皆通过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风格却各有不同,前者更偏向于描绘宁静的场景,而后者则充满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爱情的渴望。

参考资料:

  • 《宋代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刘辰翁研究》

相关查询

和相国元老 代书寄剑州普安令周士彦屯田 其二 天闷幽居即事 过永济桥二首 其一 自作真赞 自余吟 自贻吟 自问二首 自述二首 自适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龙字旁的字 山字旁的字 不记前仇 包含篇的词语有哪些 江山好改,本性难移 丰草长林 打着灯笼没处找 发号吐令 遗絶 歺字旁的字 无头无尾 雅曲 幾字旁的字 宵溃 同字框的字 光学玻璃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