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夏景 其二 衣冷欲装绵》

时间: 2025-04-30 03:28:13

诗句

石洞元无暑,泉声洒面凉。

衣疑中夜冷,绵欲此时装。

洒洒惊荷雨,披披变葛霜。

拟将洴澼絖,换却薄罗裳。

中道怜班女,温言忆楚王。

骊山在何许,我更念温汤。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3:28:13

原文展示:

夏景 其二
衣冷欲装绵
作者: 刘辰翁 〔宋代〕

石洞元无暑,泉声洒面凉。
衣疑中夜冷,绵欲此时装。
洒洒惊荷雨,披披变葛霜。
拟将洴澼絖,换却薄罗裳。
中道怜班女,温言忆楚王。
骊山在何许,我更念温汤。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夏天的清凉景象。石洞里没有炎热,泉水的声音洒落在脸上,令人感到凉爽。衣服在夜里似乎变得寒冷,想要用棉被把自己包裹起来。细雨洒落,惊起了荷花,白霜披在身上,似乎变成了葛衣。我打算用华丽的丝绸衣服,换掉轻薄的罗裳。路途中怜悯班女,温柔的言语让我想起楚王。骊山在何处呢?我更加怀念温汤。

注释:

  1. 石洞:自然形成的洞穴,通常在炎热的夏日显得清凉。
  2. 洒面凉:泉水洒落在脸上,给人带来凉意。
  3. 衣疑中夜冷:衣服在夜里显得寒冷。
  4. :指棉被,用以保暖。
  5. 洒洒惊荷雨:形容细雨洒落,惊动了荷花。
  6. 披披变葛霜:形容白霜覆盖,像披上了葛衣。
  7. 洴澼絖:古代的一种丝绸,象征华丽的衣裳。
  8. 班女:指班昭,汉代女诗人,诗中提到她引发对楚王的思念。
  9. 骊山:古代名山,传说中的美丽之处。
  10. 温汤:指温泉,象征温暖与舒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辰翁是宋代的一位诗人,以其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而著称。他的作品多表现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态,融入个人情感和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夏季,诗人通过清凉的夏日景象表达了对温暖环境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对离愁别绪的思考。诗中提到的班女和楚王,展示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感怀,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诗歌鉴赏:

这首《夏景 其二》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夏日的清凉与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诗的开头以“石洞元无暑”引入,营造出一种避暑的清幽之感,描绘出自然的凉爽。接下来的“衣疑中夜冷”则转入个人的情感体验,夜晚的寒冷让人感到孤独与思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诗中“洒洒惊荷雨,披披变葛霜”的描写生动形象,既表现了自然的细腻变化,也隐喻了诗人内心的感受,展现出一种内外相应的和谐美。最后两句则引入历史典故,表达了对班女及楚王的思忆,显示出诗人在自然景色中所引发的历史联想与人情思考。

整首诗以清凉的夏景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与深刻的情感,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事的思索,体现了宋代诗人的独特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石洞元无暑:石洞里没有炎热,揭示了夏日的清凉。
  2. 泉声洒面凉:泉水的声音让人感到凉爽,增添了自然的生动。
  3. 衣疑中夜冷:衣物在夜里显得寒冷,表达了孤独的感受。
  4. 绵欲此时装:想用棉被保暖,透露出对温暖的渴望。
  5. 洒洒惊荷雨:细雨洒落,惊动荷花,意象生动。
  6. 披披变葛霜:白霜覆盖,暗喻了季节的变迁。
  7. 拟将洴澼絖:计划用华丽的丝绸衣服,表现了对美的追求。
  8. 换却薄罗裳:换掉轻薄的衣裳,象征对温暖的渴望。
  9. 中道怜班女:提到班女,表现了对历史人物的同情与怀念。
  10. 温言忆楚王:温柔的话语中回忆起楚王,深化了情感的厚度。
  11. 骊山在何许:对骊山的疑问,表现了对美好地方的向往。
  12. 我更念温汤:对温泉的怀念,反映了内心的温暖渴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洒洒惊荷雨”中的细雨与荷花的关系,表现了自然的生动。
  • 对仗:如“洒洒”与“披披”,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 拟人:泉声与面部的关系,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夏天的清凉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情的思考,展现了在清凉的环境中对温暖的向往与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石洞:象征避暑的清凉之地,表现自然魅力。
  2. 泉水:象征生命与清凉,带来舒适感。
  3. 荷花:象征美好与纯洁,代表自然的生机。
  4. 白霜:象征季节的变迁,暗示时间的流逝。
  5. 班女与楚王:历史人物象征思念与情感的深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石洞”主要象征什么?

    • A. 炎热
    • B. 清凉
    • C. 寒冷
    • D. 暖和
  2. 填空题:诗中“洒洒惊荷雨”中的“洒洒”用来形容____

  3.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骊山”与“温汤”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向往。对或错?

答案:

  1. B
  2. 细雨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白《夜泊牛津》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自然景色,表现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杜甫《春望》:在战争背景下表现对自然的思考与对故乡的思念,情感更加沉重。

参考资料:

  • 《宋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刘辰翁诗词研究》

相关查询

戏示子舍二首 山居杂诗九十首 其十七 故旧见辟幕府 水龙吟(东宫寿词) 和高路分见赠二首 题扇二十四首 山居杂诗九十首 待旦吟二首 山居杂诗九十首 题扇二十四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祸开头的成语 誓天指日 白头如新 遣言 爿字旁的字 田墅 知义多情 布德施恩 飞字旁的字 凤结尾的成语 诺诺尔尔 粗论 反犬旁的字 缶字旁的字 落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强识博闻 彤墀 四点底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