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水调歌头·不成三五夜》

时间: 2025-05-06 02:45:38

诗句

不成三五夜,不放霎时晴。

长街灯火三两,到此眼方明。

把似每时庭院,传说个般障子,无路与君行。

推手复却手,都付断肠声。

漏通晓,灯收市,人下棚。

中山铁马何似,遗恨杳难平。

一落掺挝声愤,再见大晟舞罢,乐事总伤情。

便有尘随马,也任雨霖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45:38

原文展示

水调歌头·不成三五夜
作者: 刘辰翁 〔宋代〕

不成三五夜,不放霎时晴。
长街灯火三两,到此眼方明。
把似每时庭院,传说个般障子,
无路与君行。
推手复却手,都付断肠声。
漏通晓,灯收市,人下棚。
中山铁马何似,遗恨杳难平。
一落掺挝声愤,再见大晟舞罢,
乐事总伤情。
便有尘随马,也任雨霖铃。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不如意的夜晚,月亮未能如期而至,仿佛连时间也在延续。长街上只零星的几盏灯火,等我走到此处,才感到眼前一亮。回想起往日庭院中相聚的时光,传说中那种障碍似的隔断,无路可走与君同行。相互推手,终究只留下断肠的哀伤。漏水的时钟已经敲响,灯火熄灭,街市也已关闭,行人已然散去。中山的铁马声何其相似,留下的遗恨难以平息。那一声声沉重的鼓声如愤怒般响起,再次见到大晟的舞乐已然结束,欢乐的事物总是令人感伤。即使有尘土随马而来,也任凭雨霖铃声响起。

注释

  • 三五夜:指每月的十五或十六夜,象征着明月之夜。
  • 霎时晴:形容天气瞬息变化,未能如愿。
  • 障子:古代用以遮挡的屏风,暗示相隔的阻碍。
  • 推手复却手:形容相互推拒,最后只能无奈分开。
  • 中山铁马:暗指古代的战马,象征着遗憾与离别。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辰翁,字君昊,号天游,南宋时期的词人,以豪放而清丽的风格著称。他的诗词常常蕴含丰富的情感和细腻的观察,展现了他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之时,诗人借用夜晚的意象表达内心的孤独与失落,反映了人们对美好往昔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水调歌头·不成三五夜》充满了对美好时光的渴望与无奈的失落。开头的“不成三五夜”,直接点出诗人在期待中失望的心情,暗示着月亮未能如期而至,营造了一种朦胧而又孤独的氛围。随后,诗人描绘了长街上零星的灯火,这些微弱的光亮在夜色中显得格外珍贵,象征着人们对希望的渴求。

在“把似每时庭院”一句中,诗人追忆往昔,想象与友人欢聚的情景,却发现现实中却是无路可走的孤独。这里的“障子”不仅是物理上的隔断,更是心灵上的隔阂,表达了人际关系中的复杂与无奈。

诗的后半部分,借助“中山铁马”一词,引出对往日战斗与激情的回忆,这种英雄情怀与对美好时光的悼念交织在一起,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共鸣。最后的“便有尘随马,也任雨霖铃”,则是对现实的释怀,虽有尘埃与雨滴,也要面对生活中的种种不如意,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的宽容与包容。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不成三五夜,不放霎时晴:表达期盼与失望,月亮未能如愿升起。
  2. 长街灯火三两,到此眼方明:街道上的灯火稀疏,突然的光亮让人感到清晰。
  3. 把似每时庭院,传说个般障子:怀念往日的欢聚,却感受到人际关系的隔阂。
  4. 无路与君行:无法与友人同行,感到孤独。
  5. 推手复却手,都付断肠声:相互拒绝的情感,只剩下心中的悲伤。
  6. 漏通晓,灯收市,人下棚:时间流逝,灯火熄灭,人们散去。
  7. 中山铁马何似,遗恨杳难平:英雄往事让人感慨,遗憾难以释怀。
  8. 一落掺挝声愤,再见大晟舞罢:沉重的鼓声中,昔日的欢愉已成往事。
  9. 乐事总伤情:欢乐的事情往往带来更多的伤感。
  10. 便有尘随马,也任雨霖铃:即使有尘土随马而来,也任凭雨声响起,表现了对现实的接受。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夜晚比作失落的情感。
  • 拟人:灯火与时间的流逝赋予人性。
  • 对仗:诗中多处运用对仗,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往日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孤独的无奈,反映了诗人对人际关系的思考与对生活的感慨,体现了深沉的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三五夜:象征明亮与希望,寄托着对美好事物的期待。
  • 灯火:象征温暖与希望,暗示在黑暗中的微光。
  • 障子:象征着情感上的隔阂与遗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不成三五夜”是什么意思?

    • A. 明月高悬
    • B. 月亮未能如期而至
    • C. 一片云烟
    • 答案:B
  2. 诗中提到的“中山铁马”象征什么?

    • A. 和平
    • B. 英雄与战斗的记忆
    • C. 生活的艰辛
    • 答案:B
  3. “乐事总伤情”反映了什么情感?

    • A. 快乐
    • B. 伤感
    • C. 愤怒
    •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诗词对比

  • 《静夜思》:同样表达了对明亮夜晚的思念,但更多的是对家乡的回忆。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情感更为宽广,涉及家国情怀,而刘辰翁则专注于个人的孤独与对往昔的追忆。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答传宪 催花 次知县花名诗韵 次韵赵俞宣德石博山香台 次韵卫庆阳使君送别这章 次韵使君湖庄歌 次韵李晦父炎早梅 次韵晦父喜雨诗 次韵黄一之 次韵葛丞至节见邀踏雪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隐土 金字旁的字 麻字旁的字 王字旁的字 舐毫吮墨 犀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难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使臂使指 一线生路 臼字旁的字 水调歌头 折文旁的字 酒朋诗侣 避迹违心 勾元提要 错综复杂 头版新闻 包含祷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凝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