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病起偶作》

时间: 2025-04-30 07:54:55

诗句

多病岩栖懒性宜,更无一事扰思惟。

有时睡起聊开卷,直到饥来始问炊。

入户朝霞铺锦绣,盈阶秋月浸玻璃。

道人生计随时足,不是同心肯说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7:54:55

诗词名称: 病起偶作

作者: 冯昌历 〔明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多病岩栖懒性宜,更无一事扰思惟。
有时睡起聊开卷,直到饥来始问炊。
入户朝霞铺锦绣,盈阶秋月浸玻璃。
道人生计随时足,不是同心肯说知。


白话文翻译:

我常常生病,住在山岩中,懒散的性情自然合适,更没有什么事情来打扰我的思考。有时我睡醒后随便翻翻书,直到肚子饿了才开始问候炊烟。早晨的霞光铺满了我的屋子,秋天的月光浸透了我的玻璃窗。世事的生计随时都能满足,不是人人都能坦诚的交流心声。


注释:

  • 多病:常常生病,指作者的身体状况。
  • 岩栖:在岩石或山中居住,形容隐居的生活。
  • 懒性宜:懒散的性情很适合这样的生活。
  • 聊开卷:随意翻开书卷,表示读书的随意性。
  • 问炊:询问做饭,表示生活的简单和平淡。
  • 朝霞:早晨的霞光,常被用来形容美好的晨景。
  • 盈阶:满阶,形容光辉洒满了台阶。
  • 道人生计:指人生的生计或生活的方式。
  • 同心肯说知:指愿意坦诚相待,分享内心的想法。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冯昌历(生年不详—约1640年),明代诗人,字子震,号怀斋,江苏人。他生活在明末时期,经历了社会动荡和战乱,作品多反映个人的情感和隐逸生活,深受道家和佛家思想的影响。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作者生病期间,表现了他对生活的感悟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反映出一种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也表达了对人生计的淡然与知足。


诗歌鉴赏:

《病起偶作》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健康的渴望。全诗以“多病”为引,描绘了诗人在病痛中所体悟的生活感受。诗人虽然身处病痛之中,却能以一种洒脱的态度面对生活的琐碎,体现了他内心的宁静与从容。

诗中提到的“朝霞”和“秋月”,不仅是自然景象的描写,更是一种心境的象征。朝霞铺锦绣,意味着新的一天带来希望与美好;秋月浸玻璃,则传递出一种清幽与静谧,仿佛在提醒我们珍惜眼前的宁静。

而最后两句则揭示了诗人对人生哲学的思考,“道人生计随时足”,表达了对物质生活的满足感,同时也反映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并不容易。整首诗在平淡中透出深邃的智慧,鼓励人们在纷扰的生活中寻求内心的宁静。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多病岩栖懒性宜:作者因病隐居山岩,懒散的性格与此环境相得益彰。
  • 更无一事扰思惟:没有其他事情来打扰自己的思考,体现了一种孤独而安静的生活状态。
  • 有时睡起聊开卷:偶尔醒来后,随意翻阅书籍,体现出一种随性的生活态度。
  • 直到饥来始问炊:生活的简单,直到饥饿才考虑做饭,表现了诗人的淡泊。
  • 入户朝霞铺锦绣:早晨的光辉洒满屋内,描绘了美好的自然景象。
  • 盈阶秋月浸玻璃:秋月的清辉映照在玻璃上,增添了诗的意境。
  • 道人生计随时足:人生活的方式总是能够满足于当下。
  • 不是同心肯说知:人与人间的真实交流并不容易,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朝霞铺锦绣”比喻美好的生活。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人性,如“月浸玻璃”。
  • 对仗:上下句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隐逸生活的宁静与淡泊,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活的知足与对自然的热爱,反映出一种人生态度的哲理:在纷扰的世间,保持内心的清静与自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朝霞:象征希望与新的开始。
  • 秋月:象征宁静、思考与成熟。
  • 玻璃:象征通透与清晰,反映内心的明了。
  • 炊烟:象征生活的平凡与简单。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冯昌历的“多病岩栖”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生活态度?

    • A. 忙碌
    • B. 轻松
    • C. 忧愁
    • D. 兴奋
  2. 诗中提到“朝霞铺锦绣”,这句话的主要意象是什么?

    • A. 希望
    • B. 悲伤
    • C. 迷茫
    • D. 疲惫
  3. “道人生计随时足”这句话反映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 A. 对金钱的渴求
    • B. 对生活的满足
    • C. 对交际的厌烦
    • D. 对未来的担忧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 《山中问答》王维

诗词对比:

  • 《静夜思》与本诗同样描绘了夜晚的宁静,但李白更多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而冯昌历则是在隐居生活中感悟人生。
  • 《月夜忆舍弟》则通过对月色的描写表达了对亲情的思念,和本诗的淡泊心境形成鲜明对比。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的意象与修辞》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次韵翁士秀见赠二首 次韵翁士秀病起 次韵汪汝冯见赠 次韵李粹伯登镇江粹厅览亭 次翁士秀喜雪长咏 陈晞颜获玉兔甚奇邀予赋诗 陈晞颜董漕湖南过零陵用简斋韵见赠次韵谢之 陈晞颜董漕湖南过零陵用简斋韵见赠次韵谢之 芭蕉 水调歌头·日永向槐夏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地主之仪 疋字旁的字 爪字旁的字 真心诚意 牛字旁的字 舌字旁的字 垂戒 梗泛萍飘 包含嵌的词语有哪些 荡气回肠 刨祖坟 重死 贝字旁的字 饭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鞚鞍 一清二白 休否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