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秋夜偕诸生月下诵桂子月中落之句因以为韵 其二》

时间: 2025-05-07 09:01:51

诗句

箕踞忘形骸,挥麈秋名理。

孰是意中人,相携二三子。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01:51

原文展示:

箕踞忘形骸,挥麈秋名理。
孰是意中人,相携二三子。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秋夜,作者坐在地上,忘却了形体的束缚,手持羽扇,沉浸在秋天的气息中。此时,谁才是我心中所想的人呢?我希望与那几位好友一起,共同享受这美好的时光。

注释:

  • 箕踞:指坐姿,像箕一样,形容随意、自在的姿态。
  • 忘形骸:意指忘却身体的束缚,心灵自由。
  • 挥麈:挥动羽扇,象征清凉和优雅。
  • 秋名理:指秋天的名声、意蕴,体现了诗人对秋天的思考。
  • 孰是:谁是。
  • 意中人:心中所想的人,通常指心爱的朋友或知己。
  • 相携:携手共行,象征友谊和团聚。

典故解析:

诗中并未直接引用典故,但“挥麈”可以联想到古代文人墨客在秋天雅集的场景,表现出一种高雅的生活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冯昌历是明代的一位诗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擅长诗词,风格清新脱俗,常以自然景物寄托情感。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一个秋夜,诗人在月下与友人吟诵,表达对秋天的感悟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诗歌鉴赏:

本诗通过简练的语言和优雅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在秋夜的宁静与思索。诗的开头“箕踞忘形骸”,描绘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状态,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随后的“挥麈秋名理”,则引入了秋天的主题,暗示着秋天的清凉和思考之美。

“孰是意中人”反映了诗人对心中所想之人的思念与期待,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最后的“相携二三子”则描绘出诗人与几位朋友在一起的温馨场景,流露出对友谊的向往与珍惜。

整首诗通过对秋夜的描绘,展现了诗人追求心灵自由与友情的情感,使人感受到一种恬淡的生活态度和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箕踞忘形骸:描述诗人坐姿随意,心灵愉悦,不再受身体的束缚。
  • 挥麈秋名理:表达诗人在思考秋天的意义,享受秋天的清新。
  • 孰是意中人:询问心中所想的人,表现出对友人的思念。
  • 相携二三子:表达希望与友人共度美好时光的愿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箕踞”比作随意的坐姿,展现诗人的洒脱。
  • 对仗:如“挥麈”、“秋名”,展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本诗主题在于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友情的珍视,反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呼唤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箕踞:象征自由自在的心态。
  • :象征清凉的秋意和高雅的生活情趣。
  • :象征成熟、思索与友谊。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箕踞”在诗中表示什么? A. 站立
    B. 坐下
    C. 行走
    D. 躺下

  2. 诗人希望与谁一起享受秋夜的时光? A. 家人
    B. 意中人
    C. 二三子
    D. 陌生人

答案

  1. B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与李白的《静夜思》相比,冯昌历的诗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友谊的珍贵,而李白则更多表达了孤独与思乡之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清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诗词大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送勾龙伯秋出幕守三荣得出字 送李仁甫运判赴召三首 即事 次韵宋德器春晚即事五首 马德骏微恙既平作此劳之 山中遣兴五首 送孙宾老守三池二首 送史唐英二首 谒金门 偶连日食鸡夜梦有截一支者颇怜之有谓予言鸡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皮字旁的字 半拉架 卡癶 弄假成真 鬲字旁的字 减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康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谨温 水字旁的字 参天贰地 罔极之恩 鸟字旁的字 炫玉贾石 黑字旁的字 退皮 比屋连甍 江湖骗子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