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和刁太博新墅十题其九绵桧》

时间: 2025-05-02 01:27:27

诗句

翠色凌寒岂易衰,柔条堪结更葳蕤。

松身柏叶能相似,劲拔缘何不自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27:27

原文展示:

翠色凌寒岂易衰,柔条堪结更葳蕤。
松身柏叶能相似,劲拔缘何不自持。

白话文翻译:

翠绿的颜色在寒冬中岂是容易衰退的,柔软的枝条也能够结出更加繁茂的叶子。
松树的身姿和柏树的叶子虽然相似,为何它们的坚韧却无法自我维持呢?

注释:

  • 翠色:指绿色,这里形容常绿植物的颜色。
  • 凌寒:在寒冷的环境中,形容植物在冬天依然生长。
  • :衰退、衰败。
  • 柔条:柔软的枝条。
  • 葳蕤:茂盛的样子,形容植物生长繁茂。
  • 松身:松树的身躯。
  • 柏叶:柏树的叶子。
  • 劲拔:指植物的坚韧和挺拔。
  • 自持:自己维持稳固状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璋,号放翁,宋代著名诗人。他以山水田园诗著称,作品清新脱俗,情感细腻,常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创作背景:

《和刁太博新墅十题其九绵桧》是梅尧臣在游览刁太博的新居时所作,表现了他对自然景物的观察和思考。诗中通过对松树和柏树的描写,表达了对生命力的赞美和对坚韧不拔精神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松树和柏树的描写,展现了梅尧臣对自然的深刻观察。诗的开头用“翠色凌寒”描绘了冬天依然生机勃勃的景象,传达出一种顽强的生命力。接着“柔条堪结更葳蕤”,则强调了即使在寒冷的环境下,生命也能展现出繁盛的状态,表现了春天的希望和生机。

后两句则通过比喻,探讨了松树和柏树的相似与不同,突显了它们各自的特质。尽管松树与柏树在外形上类似,但“劲拔缘何不自持”的反思则引导读者思考坚韧与自我维持的关系。这种对比不仅让人联想到自然界的平衡,也引发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暗示着在生活中,坚韧的品质并不总是能自我保持。

整首诗在结构上对仗工整,语言简练,却蕴含深刻的哲理,展现了梅尧臣对自然与人生的思考,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翠色凌寒岂易衰:翠绿的色彩在寒冷中并不容易衰退,显示出常绿植物的顽强生命力。
  • 柔条堪结更葳蕤:柔软的枝条能够结出繁茂的叶子,暗示着生命在艰难环境中依然能生长。
  • 松身柏叶能相似:松树的身姿和柏树的叶子看似相似,表面上没有区别。
  • 劲拔缘何不自持:然而它们的坚韧却无法维持,反映出一种生命的脆弱与不易。

修辞手法:

  • 比喻:松树与柏树的对比,象征不同的生命状态。
  • 对仗:全诗的句式严谨,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界的生命力,探讨了生命的坚韧与脆弱,表现了对生命的深刻思考。诗人在描写自然的同时,反映了人生态度,鼓励人们在面对逆境时要坚定、顽强。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翠色:象征生命的顽强与希望。
  • 柔条:代表生命的脆弱与柔韧。
  • 松身:象征坚韧不拔的精神。
  • 柏叶:象征长寿与永恒。

这些意象在诗中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景,也寓意着不同的生命状态和哲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凌寒”指的是哪个季节? A) 春天
    B) 夏天
    C) 秋天
    D) 冬天

  2. 诗中提到的“柔条”主要指的是什么? A) 坚硬的树干
    B) 柔软的枝条
    C) 瓦片
    D) 叶子

  3.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自然的赞美
    B) 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C) 对友情的追忆
    D) 对爱情的描绘

答案:

  1. D) 冬天
  2. B) 柔软的枝条
  3. B) 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桃花源记》
  • 王维《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梅尧臣的《和刁太博新墅十题其九绵桧》与王维的《鹿柴》都有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但梅尧臣更注重生命的坚韧与哲理的思考,而王维则更侧重于自然的宁静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文学研究》
  • 《梅尧臣诗选》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感事怀人送春病酒晓起五首 赋祝次仲八景·远浦归帆 赋祝次仲八景·渔村晚照 赋祝次仲八景·江天暮雪 赋祝次仲八景·洞庭秋月 鹅湖道中 钓砚候舟 登应天塔 道间见桃李花 道间池亭小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老赌脚 反犬旁的字 上兵伐谋 歹字旁的字 擒奸摘伏 余货 皿字底的字 挽回 槁项黧馘 二五耦 赤字旁的字 赤开头的成语 抽抽噎噎 着业 云结尾的成语 念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覆盆之冤 同字框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