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21: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21:23
亭占佳名淮海东,
六丁拥上水仙宫。
檐牙帘额烟霏里,
人语歌声荷气中。
酒盏吸残千斛月,
钓竿掷下一丝风。
使君清德真如水,
潭影人心尽日空。
这座亭子坐落在淮海的东边,名声极好,
六位天神守护着这水仙的宫殿。
在烟雾缭绕的檐角和帘子下,
人们的谈话和歌声弥漫在荷花的气息中。
酒杯里剩下的月光如千斛般明亮,
钓竿甩下时带来一丝微风。
治理这片水域的官员品德清白如水,
水潭的倒影与人心在阳光下显得无比空旷。
姜特立,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在诗歌中常常融入对自然的观察与对人情的思考,作品颇具哲理性。
这首诗作于通州,表达了诗人对水乡美景的赞美和对治理地方官员品德的赞赏。通州作为水乡,诗中描绘的亭子、荷花、清风等意象均与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这首诗以其清新脱俗的意境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理解。开篇的“亭占佳名淮海东”直接引入了诗歌的场景,给人以优雅的画面感。接下来的“六丁拥上水仙宫”,则通过神话意象提升了场景的神圣性,让人仿佛置身于一个仙境。
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用“檐牙帘额烟霏里”的细腻描写,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氛围。人们的谈话和歌声在荷香中交织,形成了一幅生动的水乡图景。这种描写不仅让人感受到视觉的美感,更渗透出一种生活的气息。
而后两句“酒盏吸残千斛月,钓竿掷下一丝风”,则通过酒和钓鱼的意象,传达出一种闲适的生活态度。尤其是“千斛月”这一比喻,既展现了月光的清澈,又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短暂。
最后两句“使君清德真如水,潭影人心尽日空”,则将主题引向了人心与道德。通过对治理者品德的赞美,诗人表达了对清明政治的向往。这种情感的升华,使整首诗不仅仅停留在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上,更深刻地反映了人文关怀。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与对治理者品德的赞美,表达了对理想政治的向往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类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深刻联系。
这首诗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场景?
A. 山峰
B. 水乡
C. 城市
答案:B
“使君清德真如水”中“水”象征什么?
A. 生命
B. 清明与德行
C. 财富
答案:B
这首诗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答案:B
对比《滕王阁序》中对自然景色的豪放与《为通州守赋绿漪亭二首》的细腻,显示出不同诗人对自然的独特理解。王勃的作品更具历史感与壮阔,姜特立的诗则在细节上更为入微,展现了生活的宁静与安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