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5:42: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5:42:38
绿柳三春暗,红尘百戏多。
东门向金马,南陌接铜驼。
华轩翼葆吹,飞盖响鸣珂。
潘郎车欲满,无奈掷花何。
春天的绿柳在阴影中摇曳,繁华的尘世中有无数的戏剧和活动。
东门外临近金马驿,南边的道路通向铜驼驿。
华美的车轩上,风吹动着华盖,声音悦耳如鸣珂。
潘郎的车子快要装满了花,但无奈的是,花瓣却四处飘落。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徐陵(507年-583年),字公干,号元景,南北朝时期的诗人和文学家,属于南朝梁的代表性人物之一。他擅长五言诗和乐府,作品多描绘人情世态,情感细腻而深刻。
创作背景: “洛阳道”是指通往洛阳的道路,诗作描绘了当时洛阳的繁华景象,反映了城市的喧闹与人们的生活状态,可能是徐陵在游历时的所见所感。
《洛阳道二首 其一》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洛阳的繁华与生机。诗开篇即以“绿柳三春暗”引入春天的气息,生动的描绘了春天的自然景象,暗示着生活的希望与活力。接着“红尘百戏多”一语,不仅揭示了世俗生活的喧嚣,也表达了人们在繁忙生活中追求乐趣的态度。
诗中提及的“东门向金马,南陌接铜驼”,勾勒出了一幅繁华的交通图景,展现出洛阳作为当时重要城市的繁荣。华美的车轩与悦耳的鸣珂声,进一步增强了这种繁华的氛围,给人以视觉与听觉的双重享受。
最后一句“潘郎车欲满,无奈掷花何”,则通过一个生动的场景,表达了青春的短暂与无奈,尽管生活富裕,但美好的事物却总是稍纵即逝,令人唏嘘。这首诗不仅是一幅繁华的城市画卷,更是一种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繁华的洛阳道,反映了生活的喧闹与美好,同时也隐含了对人生短暂与无常的思考,表达了在繁华背后人们的内心感慨。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潘郎”可能代表什么?
“东门向金马,南陌接铜驼”描述的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