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7:15: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7:15:12
暂至朝真主,却思归旧峰。
只依三事布,唯有一枝筇。
月上当孤室,风生自古松。
阴功从此满,何处觅遗踪。
我暂时来到这里朝拜真主,但却思念那旧日的山峰。
只依靠这三件事而生存,唯有一根竹杖作伴。
月亮升起时我独坐在房间里,古松旁的风声萦绕耳边。
阴功自此已满,难道我还能在何处寻找那遗留的踪迹呢?
“朝真主”是道教用语,强调对神明的敬畏与追随。古代山水诗中常常出现对山川的描写,表达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生活的厌倦。这首诗反映了道教文化中的隐逸思想,以及对自然的向往。
作者介绍: 马知节,宋代诗人,生活在北宋时期,以清新脱俗的风格著称,擅长山水诗,其作品多表达对自然的向往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作者在天台山朝拜时,表达了他对故乡和自然的深切怀念,反映了道教隐逸的生活理想和对灵性追求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在天台山的经历,展现了他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开篇“暂至朝真主,却思归旧峰”句中,作者虽在神圣的场所朝拜,却心系故土,暗示了对传统生活的依恋。接下来的“只依三事布,唯有一枝筇”则进一步强调了生活的简朴与孤独感,表现出一种隐士情怀。
“月上当孤室,风生自古松”描绘了夜晚的宁静和自然的和谐,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最后一句“阴功从此满,何处觅遗踪”则蕴含着对功名利禄的反思,表达了对过去的追寻和对未来的迷茫,深化了整首诗的情感层次。
整首诗在意象上运用了自然景物来映衬内心情感,通过月、风、松的描写,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思考。它不仅是一首对自然的赞美,更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探讨。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人生的思考,体现了隐逸思想与对灵性追求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马知节是哪个朝代的诗人?
诗中“只依三事布”中的“三事”可能代表什么?
“阴功从此满”的意思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