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石碏谏宠州吁》

时间: 2025-04-24 14:25:09

诗句

  卫庄公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曰庄姜。

美而无子,卫人所为赋《硕人》也。

又娶于陈,曰厉妫。

生孝伯,蚤死。

其娣戴妫生桓公,庄姜以为己子。

  公子州吁,嬖人之子也。

有宠而好兵,公弗禁,庄姜恶之。

  石碏谏曰:“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

骄奢淫佚,所自邪也。

四者之来,宠禄过也。

将立州吁,乃定之矣;若犹未也,阶之为祸。

夫宠而不骄,骄而能降,降而不憾,憾而能眕者,鲜矣。

且夫贱妨贵,少陵长,远间亲,新间旧,小加大,淫破义,所谓六逆也。

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所谓六顺也。

去顺效逆,所以速祸也。

君人者,将祸是[通“事”]务去,而速之,无乃不可乎?

”弗听。

  其子厚与州吁游,禁之,不可。

桓公立,乃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4:25:09

原文展示:

《石碏谏宠州吁》
作者: 左丘明 〔先秦〕

卫庄公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曰庄姜。美而无子,卫人所为赋硕人也。又娶于陈,曰厉妫。生孝伯,蚤死。其娣戴妫生桓公,庄姜以为己子。公子州吁,嬖人之子也。有宠而好兵,公弗禁,庄姜恶之。石碏谏曰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骄奢淫佚,所自邪也。四者之来,宠禄过也。将立州吁,乃定之矣若犹未也,阶之为祸。夫宠而不骄,骄而能降,降而不憾,憾而能眕者,鲜矣。且夫贱妨贵,少陵长,远间亲,新间旧,小加大,淫破义,所谓六逆也。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所谓六顺也。去顺效逆,所以速祸也。君人者,将祸是通事务去,而速之,无乃不可乎?弗听。其子厚与州吁游,禁之,不可。桓公立,乃老。

白话文翻译:

卫国的庄公娶了齐国东宫的一位大臣的妹妹,名叫庄姜。庄姜美丽却没有生育,卫国的人因此想为她找个能生育的丈夫。庄公又娶了陈国的厉妫,她生下了孝伯,但不久便去世。厉妫的姐妹戴妫生下了桓公,而庄姜则把桓公视为自己的儿子。公子州吁是宠妃所生,因受到宠爱而好武练,庄公对此没有加以约束,庄姜对此感到厌恶。石碏劝谏说:“我听说爱子要教导他走正道,而不是放任他走邪路。骄奢淫佚正是由此而来。四者的到来,都是因为宠爱和俸禄过于丰厚。若要立州吁为继承人,那就要加以制止,否则必定会带来祸患。宠爱而不骄,骄而能降,降而不怨,怨而能容者,少之又少。此外,贱人妨碍贵人,少者长大,远亲近,旧友疏远,小事变成大事,淫乱破坏正义,这就是所谓的六逆。而君主应有的义、臣子应有的行、父亲的慈、儿子的孝、兄弟的爱、弟弟的敬,则是所谓的六顺。偏离顺理而效仿逆理,必然会加速祸患。君主若急于求成,处理事务时却不应急于求成,这样做是否合适呢?”但庄公并没有听从劝告。其子厚与州吁交往,禁止也无效。最终桓公继位,年事已高。

注释:

  • 庄姜: 卫庄公的第一任妻子,因美丽而受到宠爱,但没有生育。
  • 厉妫: 卫庄公的第二任妻子,生下了孝伯,后去世。
  • 州吁: 宠妃所生的儿子,因受到宠爱而好武练。
  • 石碏: 劝谏者,代表理智和正道。
  • 六逆六顺: 代表社会伦理关系的正反两面。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 左丘明,先秦时期的历史学家和文学家,以《左传》闻名,主张忠诚与正义,强调伦理道德。
  • 创作背景: 作品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权臣宠爱的反思,以及对亲子关系和社会伦理的重视。

诗歌鉴赏:

《石碏谏宠州吁》是一篇充满对权力、宠爱与伦理关系深刻思考的劝谏诗。左丘明通过石碏的劝谏,揭示了宠爱可能带来的骄横与祸害,警示君主要谨慎对待宠爱之子。诗中不仅涉及了家庭伦理的复杂关系,还反映出对国家治理的深刻见解。庄公对于宠爱的放任,最终导致了对社会秩序和伦理道德的破坏,警醒后人要明辨是非,重视教化。

诗中提到的“六逆”与“六顺”更是深刻地总结了社会伦理的基本原则,强调了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性。通过对宠爱的批判,诗人对人性中的骄奢淫佚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呼唤君主应具备的道德责任感。这种对权力与责任之间关系的探讨,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提醒后人珍视家庭与社会道德。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诗的开头介绍了庄公的婚姻状况及其后果,设定了背景。
    • 石碏的劝谏是诗的核心,直接抨击了宠爱的负面效应。
    • “六逆”与“六顺”的对比引出伦理道德的重要性,强调了社会稳定的基础。
  • 修辞手法:

    • 对比手法:通过“六逆”与“六顺”的对比展现社会伦理的两面性。
    • 暗喻:石碏的劝谏象征着理智与正义的声音。
  • 主题思想:

    •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对权力与宠爱的批判,强调理智与伦理道德的重要性,呼吁统治者应重视教育与德行,以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意象分析:

  • 宠爱: 象征着权力与特权,可能导致骄横与道德的堕落。
  • 劝谏: 代表理智与正义的声音,提醒人们注意伦理道德。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六逆”是什么?
      • A. 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
      • B. 贱妨贵,少陵长,远间亲,新间旧
      • C. 以上皆是
    2. 石碏劝谏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 A. 教导子女以义行
      • B. 鼓励骄奢淫佚
      • C. 追求权力
    3. 庄公对州吁的态度如何?
      • A. 严加管束
      • B. 放任不管
      • C. 关心备至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离骚》屈原,反映了对权力与道德的思考。
  • 诗词对比: 比较《石碏谏宠州吁》和《离骚》,前者更侧重于社会伦理,后者则表达了个人理想与国家命运的关系。

参考资料:

  • 《左传》相关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先秦历史与文化分析相关书籍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太平州作二首 戏呈闻善 万州下岩二首 王立之以小诗送并蒂牡丹戏答二首 木兰花令 观化十五首 其三 次韵晁补之廖正一赠答诗 次韵伯氏谢安石塘莲花酒 次盱眙同前韵 次前韵谢与迪惠所作竹五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卤字旁的字 提手旁的字 鸿鹄将至 汉皋解珮 厂字头的字 牛毛细雨 杂税 畅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果结尾的成语 幾字旁的字 华文 相经 黄羊任人 晚节不终 長字旁的字 爱财如命 临难不顾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