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蝶恋花(佳人)》

时间: 2025-05-04 07:47:31

诗句

一颗樱桃樊素口。

不爱黄金,只爱人长久。

学画鸦儿犹未就。

眉尖已作伤春皱。

扑蝶西园随伴走。

花落花开,渐解相思瘦。

破镜重圆人在否。

章台折尽青青柳。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7:47:31

原文展示:

蝶恋花(佳人) 苏轼 〔宋代〕

一颗樱桃樊素口。不爱黄金,只爱人长久。
学画鸦儿犹未就。眉尖已作伤春皱。
扑蝶西园随伴走。花落花开,渐解相思瘦。
破镜重圆人在否。章台折尽青青柳。

白话文翻译:

这颗樱桃在她那白皙的嘴唇上显得格外动人。
她不爱金银财宝,只希望人能长久相伴。
我学着画乌鸦的样子,但仍未能成功。
她的眉头早已因伤春而微微皱起。
在西园中追逐着蝴蝶,她的身影伴我同行。
花开花落,我渐渐明白了思念的愁苦。
破镜重圆的那个人如今是否仍在?
章台的柳树已经折尽,留下一片青青的枝条。

注释:

字词注释:

  • 樊素口:樊,形容她的嘴唇如樱桃般红润;素口,指她的嘴唇白皙。
  • 黄金:形容财富,指金银财宝。
  • 学画鸦儿:指作者尝试画乌鸦,传达一种未能如愿的失落感。
  • 伤春皱:因春天的伤感而皱起眉头。
  • 破镜重圆:比喻夫妻或恋人失散后重新团聚。
  • 章台:古代指代离别之地,象征思念。

典故解析:

  • “破镜重圆”出自古典文学,常用于形容分离后的重聚,表达对爱情的渴望与珍视。
  • 章台柳:古代文人常用柳树象征离别与思念,特别是在送别诗中尤为常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一生经历了多次政治波折,但在文学上成就卓著,尤其以诗、词、散文闻名。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苏轼中年时期,正值其在政治上遭遇困境之际,内心充满了对生活的感怀与思索,尤其是对爱情的珍视和对人际关系的渴望。

诗歌鉴赏:

《蝶恋花(佳人)》展现了苏轼对爱情的细腻观察和深刻理解。诗中通过对美人樱桃般的嘴唇的描绘,展现了对她外貌的赞美,体现了诗人对爱情的敏感。接着,他表达了对金钱的轻视,显示出对真挚情感的向往。

诗中“学画鸦儿犹未就”,不仅传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也暗含了对自己无法完美表达情感的无奈。眉尖的皱纹则象征着美人内心的忧愁,似乎在诉说着因春天的离愁而生的情感波动。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扑蝶西园随伴走”的意象,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向往和对爱情的陪伴渴望。同时,“花落花开,渐解相思瘦”则透露出时间的流逝带来的思念之苦,诗人对爱情的思考愈加深刻。

最后,诗中的“破镜重圆人在否”更是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失去爱情的惋惜与对重聚的渴望,令人感受到一种深刻的孤独感和对美好过去的追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颗樱桃樊素口”:用樱桃形容女子的嘴唇,营造出一种美丽的形象。
  2. “不爱黄金,只爱人长久”:表明对真情的珍视,不在乎物质。
  3. “学画鸦儿犹未就”:表达了对美的追求与未能实现的失落感。
  4. “眉尖已作伤春皱”:暗示女子因春天的离愁而愁眉苦脸。
  5. “扑蝶西园随伴走”:展现两人间的亲密关系与快乐时光。
  6. “花落花开,渐解相思瘦”:时间的流转带来的思念愁苦。
  7. “破镜重圆人在否”:表达对重聚的渴望与对失去的惋惜。
  8. “章台折尽青青柳”:比喻离别后的思念,留下的只是回忆。

修辞手法:

  • 比喻:樱桃形容女子的嘴唇,增强了美的形象。
  • 拟人:将花与思念联系,赋予情感于自然景物。
  • 对仗:如“花落花开”,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爱情的珍视与渴望,同时反映了因时间与离别带来的孤独与思念。诗人希望重温过去的美好,却又不得不面对现实的残酷,展现了复杂的情感纠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樱桃:象征美丽与甜蜜,传达爱情的可贵。
  • 黄金:象征物质财富,反衬出对真情的追求。
  • 蝴蝶:象征自由与美好,表现对爱情的向往。
  • 柳树:象征离别与思念,渲染了愁苦的情感背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不爱黄金,只爱人长久”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对金钱的渴望
    B. 对真爱的追求
    C. 对物质的轻视

  2. “扑蝶西园随伴走”中的“扑蝶”指的是什么? A. 追逐自由
    B. 追寻快乐的时光
    C. 寻找爱情

  3. “破镜重圆”这个典故通常指的是? A. 夫妻团聚
    B. 朋友重逢
    C. 物品修复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纳兰性德《木兰花令》

诗词对比: 苏轼与李清照的词作都表达了对爱情的细腻情感,但苏轼更侧重于对生活的感悟与哲理,而李清照则更为细腻地描绘了女性的情感与思绪。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苏轼诗词全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桄榔杖寄张文潜一首时初闻黄鲁直迁黔南范淳 虎丘寺 送杜介归扬州 再和杨公济梅花十绝 和陶拟古九首 会饮有美堂,答周开祖湖上见寄 予前后守倅余杭凡五年夏秋之间蒸热不可过独 次韵刘景文赠傅义秀才 寄题兴州晁太守新开古东池 忆江南寄纯如五首 其三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黑字旁的字 旧念复萌 艮字旁的字 贵官显宦 蔫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同寝 士字旁的字 陈师鞠旅 铨取 头脑冷静 人言不足恤 潜心涤虑 田字旁的字 逆退 音字旁的字 流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