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16:13: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6:13:16
南歌子·感旧
作者:苏轼 〔宋代〕
寸恨谁云短,绵绵岂易裁。
半年眉绿未曾开。
明月好风闲处是人猜。
春雨消残冻,温风到冷灰。
尊前一曲为谁哉。
留取曲终一拍待君来。
这短暂的怨恨,谁说它是短暂的呢?
这种绵绵的情感,又怎能轻易割舍呢?
半年以来,眉头的青翠从未舒展。
明亮的月光和轻柔的风,闲适的地方总是让人猜测。
春雨驱散了残留的寒冷,温暖的春风送走了冷灰。
在酒杯前,唱这一曲又是为了谁呢?
只留下最后的拍子,等待你的到来。
本诗中没有明显的典故,但表达的情感与唐代诗人李白、杜甫的某些作品中对友情与思念的描写相似,均表现了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逝去情感的惋惜。
苏轼(1036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之气,也有细腻之情。
《南歌子·感旧》创作于苏轼中年时期,彼时他经历了多次政治波折和人生困境,情感上也常常处于思念和惆怅之中,写作这首词正是对旧情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
《南歌子·感旧》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字里行间透出一种深切的怀旧之情。开头以“寸恨谁云短”引出主题,强调了对过去情感的执着。接着通过“绵绵岂易裁”表达了情感的复杂与难以割舍,其实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半年眉绿未曾开”一句,折射出长久的思念和无奈,似乎在暗示作者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孤寂后,仍未能释怀。在接下来的描写中,“明月好风闲处是人猜”,营造出一个宁静而又充满期待的氛围,明月与微风的意象象征着美好的回忆与思念。
随着“春雨消残冻,温风到冷灰”的转折,画面变得生动而富有生机,正如春天的到来带来新的希望。在最后两句,作者以一曲酒前的歌唱为结束,既是对逝去时光的惋惜,也是对未来重聚的期待,形成了一种耐人寻味的情感循环。
整首词通过自然景物与人内心情感的结合,展现了苏轼深厚的诗词功底与细腻的情感表达,让人产生共鸣。
整首词围绕着对旧情的怀念、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以及对未来重聚的期待展开,表达了苏轼对人生情感的深刻理解和思考,展现了人们在岁月流逝中对情感的执着与向往。
诗中“寸恨”指的是什么?
A. 短暂的怨恨
B. 深厚的友情
C. 失去的爱人
在“尊前一曲为谁哉”中,作者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孤独与思念
C. 愤怒
诗中提到的“春雨消残冻”意味着什么?
A. 季节的变化
B. 生活的无奈
C. 对旧情的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