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挽陈常卿二首》

时间: 2025-07-26 23:00:07

诗句

族甲蒲鄞鲜拟伦,儿班玉笋婿朱轮。

析财遍及棣华子,艎粟均沾菜色民。

乡饮酒希先酌者,洛英会失戴花人。

与君世世联墙住,晚筑新阡亦卜隣。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23:00:07

原文展示:

挽陈常卿二首
作者: 刘克庄

族甲蒲鄞鲜拟伦,
儿班玉笋婿朱轮。
析财遍及棣华子,
艎粟均沾菜色民。
乡饮酒希先酌者,
洛英会失戴花人。
与君世世联墙住,
晚筑新阡亦卜隣。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陈常卿的怀念。诗中描绘了一个繁荣的乡村景象,族人们互相依靠,儿女们成婚,生活富足。诗人感慨财富的分配和人们的和谐,酒宴上追求先饮的人,失去花容月貌的英俊伴侣。最后,诗人希望与友人世世代代住在一起,共同筑起新的邻里关系。

注释:

  • 族甲:指家族的长辈。
  • 蒲鄞:地名,古地名。
  • 玉笋:比喻年轻的女子。
  • 朱轮:红色的车轮,象征美好的家庭。
  • 析财:分配财富。
  • 棣华:棣是花名,可能指美好的生活。
  • 艎粟:指丰收的粮食。
  • 菜色民:指平民百姓的生活。
  • 洛英:可能指洛阳的英俊人物。
  • 戴花人:比喻美丽的女子。
  • :田埂,指农村的道路。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0年-1240年),字梦得,号白云,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擅长诗词,以豪放直率的风格闻名。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刘克庄在怀念朋友陈常卿时写的,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惜和对生活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乡村的生活景象,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密切关系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诗的前半部分描绘了一个和谐富足的生活环境,族人们团结互助,儿女成婚的喜庆场面,体现了家族的繁荣和人们的幸福。而后半部分则转向对失去的怀念,尤其是对美好青春的追忆,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整体上,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友情的珍视,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族甲蒲鄞鲜拟伦:族中的长辈在生活中相互依靠,展现了家族的和睦。
  • 儿班玉笋婿朱轮:年轻女子的婚配,象征着美好的未来。
  • 析财遍及棣华子:财富的分配使得每个人都能享受生活。
  • 艎粟均沾菜色民:丰收的粮食能够滋养平民百姓。
  • 乡饮酒希先酌者:在乡村的酒宴上,人们追求先饮酒的人。
  • 洛英会失戴花人:想念过去的美丽与青春。
  • 与君世世联墙住:希望与朋友世世代代相伴。
  • 晚筑新阡亦卜隣:在晚年时共同建立新的邻里关系。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玉笋”比喻年轻女子,生动形象。
  • 对仗:整首诗的句式对仗工整,增强了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对友情的珍惜与对青春的怀念,展现了人际关系的美好与生活的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族甲:象征着家族的力量和团结。
  • 玉笋:代表着年轻的希望和未来。
  • 洛英:象征着逝去的美好和青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玉笋”比喻什么?
    A. 年轻的女子
    B. 丰收的粮食
    C. 美好的生活

  2.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洛英”可能象征着__

  3. 判断题:整首诗表达了对友情的珍惜和对青春的怀念。 (对/错)

答案:

  1. A
  2. 失去的美好和青春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对比刘克庄的这一首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两者都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但刘克庄更侧重于描绘生活的美好与和谐,而杜甫则更多地渗透着对亲人的忧虑与思念。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再用韵酬退庵侍郎 社日以旱蔬食 三岩 憎蚋 还留石亭 去郡三思 其二 题刊字蔡生 以人生五马贵莫受侵为韵送胡献叔守邵阳 山桥月夜 呈知郡汪少卿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魂不守宅 能诗会赋 禾字旁的字 榆木脑壳 遍照 火寸 玉斧修月 齐字旁的字 阴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捶的成语 境头 鼓字旁的字 支字旁的字 卤字旁的字 郎才女姿 象轿 伐功矜能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