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6:24: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6:24:50
清明赐新火
作者: 欧阳修 〔宋代〕
鱼钥侵晨放九门,
天街一骑走红尘。
桐华应候催佳节,
榆火推恩忝侍臣。
多病正愁饧粥冷,
清香但爱蜡烟新。
自怜惯识金莲烛,
翰苑曾经七见春。
清明时节,鱼钥早晨打开了九门,
天街上有骑士在红尘中奔行。
桐树的花儿应时而开,催促着佳节的到来,
榆树下的火焰承恩于侍臣。
我因多病而愁苦,粥冷得让人难忍,
但我依然喜欢那新点的蜡烛香。
自怜我曾熟知金莲烛的光辉,
在翰苑中曾七次见到春天的景象。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欧阳修在文学上倡导古文运动,推崇自然、真实的写作风格,对后世影响深远。
《清明赐新火》写于清明节前后,表达了对春天的珍惜与对生活的感慨,反映出作者在多病之际所感受到的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
《清明赐新火》是一首充满春意与生活感悟的诗作,诗中通过对清明节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生活琐事的细腻观察。开头的“鱼钥侵晨放九门”,生动地描绘了晨曦下城市的开放,仿佛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接着,天街上骑士的身影,象征着生机与活力,进一步增强了节日的气氛。
“桐华应候催佳节”一句,点明了节日的主题,桐树花的开放预示着清明的到来,彰显了自然界与人类活动的密切关系。而“榆火推恩忝侍臣”则让人感受到温情与亲密,表现了对生活细节的珍视。
后半部分“多病正愁饧粥冷”,则是作者内心的愁苦,生病使他对生活的感受变得敏锐而沉重。尽管如此,他仍然会在此时喜欢点燃蜡烛,享受那清香的气息,体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最后提及的“金莲烛”,不仅代表着奢华的生活,也是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令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自怜的情感交织。
整首诗在描绘清明节的同时,也在表达对生命和生活的深刻思考,透过细腻的描写,让人体会到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尽的温暖。
整首诗体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尽管面临病痛与困扰,作者依然保持对生活美好的向往,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鱼钥”在诗中象征什么?
A. 病痛
B. 新生活的开始
C. 过去的回忆
诗中提到的“金莲烛”象征什么?
A. 生活的奢华
B. 春天的气息
C. 病痛的折磨
这首诗的主要情感基调是什么?
A. 悲伤
B. 热爱生活
C. 怀旧
答案: 1-B, 2-A, 3-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