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56: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56:32
六州歌头(渊明祠)
作者: 袁去华
柴桑高隐,邱壑岁寒姿。
北窗下,羲黄上,古人期。
俗人疑。束带真难事,
赋归去,吾庐好,斜川路,
携筇杖,看云飞。
六翮冥冥高举,青霄外矰缴何施。
且流行坎止,人世任相违。
采菊东篱。正悠然见南山处,
无穷景,与心会,有谁知。
琴中趣,杯中物,醉中诗。
可忘机。一笑骑鲸去,
向千载,赏音稀。
嗟倦翼,瞻遗像,是吾师。
门外空余衰柳,摇疏翠斜日辉辉。
遣行人到此,感叹不胜悲。
物是人非。
柴桑山高耸隐秘,山川在寒冷的岁月中显得秀丽。
北窗下,羲和的阳光洒在窗台上,古人曾在此期盼。
世俗之人对此感到疑惑,
束起带子真是难事,
我愿归去,家乡的小屋真好,
斜川小路,手持竹杖,观赏云彩飞翔。
六翮高高在上,冥冥中欲展翅飞向青天,
然而在青霄之上,箭矢又能如何施放?
且让流行的潮水来阻止前行,人世间任凭相互违背。
在东篱采菊,
正悠闲地看见南山的景色,
无穷的美景与我的心灵相会,谁又能知晓?
琴中的乐趣,杯中的美酒,醉中作诗,
都可以忘却世俗的机巧。
一笑之间,骑鲸而去,
向千年之后,欣赏那稀少的音韵。
唉,疲惫的翅膀,瞻仰着遗像,您是我的老师。
门外只剩下衰败的柳树,
摇曳中映衬着斜阳的辉煌。
派遣的行人来到这里,感叹不已,悲伤不胜。
作者介绍:袁去华,宋代著名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深邃的哲理著称。他常在诗中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袁去华对陶渊明的敬仰之情,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寄托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六州歌头(渊明祠)》是一首充分展现诗人内心世界和哲学思考的诗作。诗中,袁去华通过描绘柴桑山的高隐和四季常寒的风景,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这种意境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美,更是一种对生活的深刻思索。古人在北窗下的期盼象征着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而诗人则通过“束带真难事”表达了实现这一理想的艰难。
诗中反复提到的“悠然”和“南山”,不仅是对陶渊明隐逸生活的向往,也代表着诗人内心渴望的宁静与自由。在“一笑骑鲸去”的意象中,诗人展现了对自由的追求和对世俗束缚的反叛,这种超脱的态度使得整首诗弥漫着一种洒脱的气息。
在后面的描写中,诗人感叹“物是人非”,使读者感受到时间的无情和世事的变迁,留下了一种淡淡的忧伤。这种对过去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感叹,使得诗歌充满了哲理的深度和情感的厚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该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
诗词测试:
《六州歌头》是哪位诗人的作品?
诗中提到的“束带”意指什么?
“一笑骑鲸去”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