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09:34: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9:34:34
清平乐
作者: 袁去华 〔宋代〕
春愁错莫。风定花犹落。
斗草踏青闲过却。乳燕鸣鸠自乐。
行人江北江南。满庭萱草毵毵。
且恁亡忧可矣,只他怎解宜男。
春天的愁绪不能错失,微风停止时花儿依旧飘落。
在春日的游玩中,我悠闲地与友人斗草,走过草地。
小燕子和鸠鸟在一旁欢快地鸣叫。
行人往来于江北和江南,庭院里满是萱草茂盛。
不如就这样安心无忧,然而他又该如何去理解这位美男子呢?
袁去华是宋代著名的词人,以其清新婉约的风格著称。其作品多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感悟,常常融入个人情感和哲理思考。
《清平乐》创作于春天,正值花开时节,作者在这样的环境中感受到的春愁与自然的美好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对人生情感的思考。
《清平乐》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机,同时也蕴含了复杂的情感。诗中开篇即用“春愁”引出,表明春天虽美,却难免令人感到惆怅。这种愁绪似乎与春天的生机形成对照,表现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无奈。接着,通过“斗草踏青”的悠闲活动,诗人展现了春游的乐趣,这是一种对自然的亲近与享受。
“乳燕鸣鸠自乐”一句,生动地描绘出春天鸟语花香的景象,表现了自然界中生物的欢快与活力。随着“行人江北江南”的出现,诗人引入了人们的生活场景,展现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面。
最后,诗人发出感慨:“且恁亡忧可矣”,在享受眼前美好的同时,也反思内心的忧虑与对美男子的思考,表现了对人际关系和情感的迷茫。这种情感的复杂性使得整首词充满了深邃的哲理和人生感悟。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景象和诗人的感受,探讨了人生的短暂与美好,表达了对自然与情感的思考,反映出人们在美好生活中难免的愁绪与无奈。
诗中提到的“斗草”是指什么活动?
A. 吃草
B. 春天的游戏
C. 播种
“乳燕鸣鸠自乐”中的“乳燕”指的是什么?
A. 大燕子
B. 小燕子
C. 冬燕
诗中提到的“萱草”象征着什么?
A. 忧愁
B. 忘忧
C. 快乐
《如梦令》与《清平乐》都表现了对春天的感受,但前者更多地聚焦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写,而后者则在自然景象与人际关系之间建立了联系,展现出更加复杂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