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西湖秋晚》

时间: 2025-08-09 00:17:17

诗句

爱山不买城中地,畏客长撑屋后船。

荷叶无多秋事晚,又同鸥鹭过残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9 00:17:17

诗词名称: 西湖秋晚

作者: 叶绍翁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爱山不买城中地,
畏客长撑屋后船。
荷叶无多秋事晚,
又同鸥鹭过残年。

白话文翻译:

我喜欢山水,却不愿意在城市中置办土地,
害怕客人来访,只好在屋后的小船上停留。
如今荷叶不多,秋天已晚,
我和鸥鹭一同度过这残余的岁月。

注释:

  • 爱山不买城中地: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向往,而不愿意在喧嚣的城市中拥有土地。
  • 畏客长撑屋后船:因畏惧客人来访而选择在船上逗留,反映了诗人对社交的厌倦。
  • 荷叶无多秋事晚:秋天渐深,荷叶已所剩无几,感叹时光流逝。
  • 又同鸥鹭过残年:与鸥鹭一同渡过了这段余生,体现了孤独和对时光的感慨。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 叶绍翁,宋代诗人,生活在南宋时期,以其山水诗而闻名,风格清新自然,常常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事的感慨。
  •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西湖秋天,诗人身处自然之中,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自然的向往。

诗歌鉴赏:

《西湖秋晚》是叶绍翁以其细腻的笔触描绘的秋日景象,诗中展现出浓厚的自然情感和时光的流逝感。首句“爱山不买城中地”表明诗人对世俗生活的拒绝,选择与自然亲密接触,而非追求物质的富裕。接下来的“畏客长撑屋后船”则进一步体现了诗人对人际关系的厌倦,似乎更愿意独自一人,享受那份宁静。

随着秋天的来临,诗人观察到“荷叶无多”,自然景物的衰落与自身生命的短暂相呼应,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时光的流逝。而最后一句与鸥鹭为伴,既是对孤独的自我调侃,又是对自然的依恋。这种情感的交织,使得整首诗既有孤独感,也有自然的慰藉,读来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爱山不买城中地:表明诗人对山水的热爱,反映了他对世俗生活的抵触。
    • 畏客长撑屋后船:表达了诗人对客人来访的畏惧,选择在船上独处。
    • 荷叶无多秋事晚:描绘了秋天的景象,荷叶已经不多,暗示了时间的流逝。
    • 又同鸥鹭过残年:与自然的鸥鹭为伴,感慨人生的短暂。
  •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屋后船”比喻诗人的内心状态,表达对喧嚣生活的逃避。
    • 对仗: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对人际交往的厌倦,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体现了一种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山水:象征着自然的美好与宁静。
  • 荷叶:象征着秋天的凋零与时光的流逝。
  • 鸥鹭:代表了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亦是对孤独的安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爱山不买城中地”,表明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 A. 对城市的向往
    • B. 对自然的热爱
    • C. 对金钱的追求
  2. “畏客长撑屋后船”中,诗人为何选择在船上?

    • A. 喜欢水
    • B. 害怕社交
    • C. 想钓鱼

答案: 1. B;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山水与秋天的意境。
  • 诗词对比: 比较叶绍翁的《西湖秋晚》和李白的《庐山谣》,两者均展现自然之美,但叶绍翁更侧重个人情感的表达,而李白则更强调壮阔的景象与豪情。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沁园春·六月云初 沁园春·纪念毛主席诞辰一百周年。集句,癸酉199312月应征之作 沁园春·成佛生天 沁园春(和答吕柳希) 沁园春·善惠谦柔 沁园春(赠锦江歌者何琮) 沁园春·舜斋四十初度乞词 沁园春 招隐看梅 沁园春•美人鼻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恢迂 十眠九坐 犬字旁的字 隶字旁的字 因噎废食 鼻字旁的字 内省不疚 刑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覆餗偾辕 还会 圆坟 尸字头的字 割肉补疮 面字旁的字 秋容 器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了不相干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